霜濃臘月天,周瑜快馬加鞭趕回居巢,冒著股股寒風,為父母及先妻籌備遷墳之事。當年他與從父周尚迫於時局,不得不屈居袁術帳下,可他不願為袁術效力,便隻得了居巢令這麽個小官。誰知才得調令,父親與結發妻便先後離世,周瑜心痛萬分,不忍將他們遠葬,便葬在了居巢後山。現下想來,實在是他太過任性,以致今日,還要令他們受遷墳之苦。
是日正值大寒,千山鳥飛絕,萬籟全寂,冬雨密密落入巢湖水中,周瑜請來居巢北麵佛寺的住持誦經,隨著經文聲,三隻棺槨被同時抬起,慢慢運至馬車上。雖已時隔數年,周瑜仍不免心如刀割,他拚命克製住情緒,頭前策馬,一路引著馬車向舒城外祖墳處去。
淒風苦雨間,車行艱難,走了大半日才終於到了舒城,周瑜擇取良辰,將父母與結發妻的棺槨下葬。待禮成,周瑜沉吟問住持道:“勞煩大師,能否幫我看看,她可有投胎轉世,生在了哪裏人家?”
住持接過周瑜遞來的錦帛,隻見其上寫著年月時辰,他大略看看,雙手合十禮道:“周大人,老衲僭越一問,這可是尊先夫人的生辰八字?”
周瑜拱手回道:“正是。”
“尊先夫人生於四月初八,與佛誕同日,自是與我佛有緣。若是生前有願景,必定可以如願。”
周瑜一怔,想起她去世前說夢見自己成了佛前撚花的小丫頭,長久呆立未語,不知該笑還是該哭。
那住持看周瑜如此神色,又道:“周大人,你我相交多年,大人的人品心性,堪稱當世表率,隻是……大人是有慧根之人,應當知曉 ‘緣起即滅,緣生即空’,大人若隻知拘泥過去,隻怕來日,後悔之事更多啊。”
周瑜聽罷,心頭一震,半晌未應,隻拱手一禮,再說不出一字一句來。
從前並非沒有人與他說過類似的話,隻是今時今日聽起來,尤為振聾發聵。回居巢途中,周瑜一直在思忖那句“緣起即滅,緣生即空”,如是說來,愛恨情仇皆無意義,又何須抽離過去,珍惜眼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