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是唐朝對於印度半島諸國的統稱。
時下印度半島最大的王朝戒日王朝滅亡後的第二十年,分裂為東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南邊則是遮婁其王國、帕拉瓦、朱羅、希之那都、哲羅、潘地亞,以及僧伽羅(斯裏蘭卡)。
當然,陳宇自是在後世了解不到那麽多的曆史,而是通過遠洋的船隻所了解。
當初陳宇鼓勵國民出海探索,海外的情況也是從中獲取。
印度半島局勢雖然亂,但其實一個能打的都沒有,民眾相當迷信,貞觀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率領一萬士兵就橫掃了印度半島,但礙於當地民眾的迷信,全然沒有占領的意思,所以打完後草草收場,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陳宇知道“三哥”難管理,軟硬不吃,隻相信他們的濕婆,到頭來隻會是白眼狼,對付這樣的敵人,不用征服,征服隻會浪費力氣,而是打算買下印度半島有用的港口,玩租地那套!
陳宇命令王瀚渡海與印度半島各國商討港口的租地事宜,不同意就打,打到同意為止!
商討需要時間,而且陳宇要的不是一個港口而已,足有十五個,約莫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才能搞定,補給方麵可在中南半島,要是在燕國本土補給,來回需要太多時間了。
武曌雖然沒有陳宇對地球的了解,但也知道與原大食國臨近的印度半島地理位置重要,所以先一步派人去商討港口的事宜,避免被陳宇捷足先登。
奈何大周剛剛打下大食,領地內的事宜還未消化,無法排遣太多的兵力過去,寥寥數百人的隊伍“三哥”根本不看在眼裏,再者王玄策才剛打了印度半島諸國不久,正打算借此機會複仇,不僅沒有商談的意思,反而趁武曌對大食的管治並未到位,成立了天竺諸國聯盟,給大周增添了不少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