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下印度半島諸國的十五個港口,需要用到不少人,人才方麵陳宇打算在將要到來的全國科舉裏麵選。
出國任職對所有官員而言是個美差,同時也是貪腐最為嚴重的地方,控製不久的南國已經有不少的貪腐傳聞,而且極大多數都是從燕國本土去到南國的官員。
有官的地方就有貪腐,國家管製地方多了,治理貪官就成為了難點之一。
廉政部才剛建立兩年,人員有限,管治燕國本土已經夠嗆,根本沒有工夫去管治在國外任職的官員。
若是單純的貪腐,陳宇還不會過於擔心,怕的是這些貪官出賣國家機密,對國家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所幸南國和周邊的大周、吐蕃是敵國,邊境戒備嚴密,想要傳達信息並不容易,至今還未傳出有人投靠敵國,或告密敵國之類的傳聞。
人越老越精,做有利於國家的事情精明是好事,反之就是大禍患,所以陳宇打算讓年輕人去國外任職。
聽聞陳宇的計劃,郭廣敬說道:“年輕人不懂貪,有衝勁,但閱曆不足,很難禁得起國外的誘.惑,恕老臣冒犯,皇上對此事還請三思。”
狄仁傑琢磨片刻,說道:“郭大人多慮了,在國外任職大家都是頭一遭,若說閱曆,就隻有不久前派往南國的官員,在國外任職就是一個嚐試,既然是嚐試,用年輕人無疑比經曆豐富的官員要好。”
郭廣敬說道:“出國乃彰顯我大燕國威之要事,年輕人很多事不懂,要是敗壞了我大燕的名聲,可就不好了。”
很顯然,郭廣敬屬於保守的一方。
凡事都有兩麵性,陳宇並不覺得保守就一定是壞事。
談及國家聲譽,狄仁傑一時也不知如何反對。
陳宇看向劉仁軌,說道:“劉愛卿你有何看法?”
劉仁軌想了想,說道:“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好,閱曆豐富的官員也有他們的好,微臣覺得可以用以老帶新的方式,不過俗話說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負責帶新人的老人,需要絕對信得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