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報皇上,土豆木薯已經成熟,百畝試驗良田,土豆畝產高達4000斤,木薯畝產高達9000斤!”
薛楚珍激動的向陳宇稟報道。
聞言,陳宇大喜。
在二十一世紀,良好的地塊和合理的管理下,土豆的最高畝產可達5000斤,木薯為12000斤,雖然現在的產量比不上二十一世紀,但差距十分小,而且在這個年代種出這個產量屬實厲害,可見薛楚珍等人管理的認真。
土豆木薯分別按五十畝來種植,土豆總產量高達二十萬斤,木薯則是四十五萬斤,這是妥妥的一場大豐收。
以這兩樣農作物的產出,可以在全國的農田種植!
為了鼓勵百姓種植,先在市場進行了投放,再對種植這兩樣農作物的農民進行補貼。
因為之前已經向百姓們告知了土豆木薯特點的緣故,當投放進入市場時,百姓並沒有太大的抵觸,而且全國各地都置辦了試吃點,當地的官員帶頭試吃,大大降低了民眾的戒心。
嚐過土豆和木薯後,無一人不對這兩樣農作物喜歡,而且這麽好吃的農作物產量還這麽誇張。
加上有國家的補貼,誰不想種呢?
現在是秋天,冬天不宜種植。
可惜這年頭無法製造塑料,無法進行大棚種植,若是製作溫室,花費的代價太大了,需要砌牆填充禦寒材料,再在屋頂的地方布置玻璃引陽光,需要耗費太大的人力物力,寒冬過去還需要拆除,不適合當下的種植情況。
不過中南半島就不同了,那裏的氣候不同於朝鮮半島,四季如春,就對氣候要求最高的稻穀而言,在中南半島一年就能種植三季,對氣候要求沒那麽高的土豆和木薯,常年都適合種植。
當然,南國的背後是燕國掌權,但明麵上還不屬於燕國,讓南國種植了,自家百姓不就吃虧了嘛。
為了顧及國民,陳宇鼓勵本國百姓前往南國開農場,同時在南國為國民大開方便之門,甚至免費帶領地方農業代表遠赴南國查看地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