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劉心武妙品紅樓夢:全五冊

讀不懂第七回,莫讀《紅樓夢》

在匯校完第七回之後,周先生有這樣的總結:“第七回看似一派閑文,實則是耐心結撰,處處有用意,筆筆設伏線,全為後文鋪下大小巨細脈絡……讀不懂這一回書,莫看《石頭記》。”

一位親戚對我說,她以前看《紅樓夢》,總是跳躍著看,因為總覺得《紅樓夢》無非是講一個愛情故事,所以凡寶、黛、釵有愛情糾葛的地方,就停下來細看,如果匆匆拿眼睛一晃,覺得那些描寫與三位主角的愛情糾葛無關,就翻過去絕不細讀。她坦言,直到聽了我“劉心武揭秘《紅樓夢》”的電視講座以後,才頭一回讀第七回。估計像我這位親戚那樣,不讀、匆讀、囫圇吞棗般讀、讀了不知其味的人士還有不少。現在我要跟周先生一起強調:這回書應當細讀細品。

這一回的回前標題詩,我認為比前幾回出現的回前標題詩更為重要: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誰是惜花人。

相逢若問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

這首詩非常明確地告訴讀者,與宮花關係最密切的“惜花人”姓秦,實際上指的就是秦可卿。“家住江南”,所說的那個“家”,當然不是秦業的那個家,而是她真正的娘家,可能在八十回後,對此有所照應。小說裏的秦可卿的娘家——“義忠親王老千歲”及其子嗣,也就是“月派”的總後台,可能被設定為讓“當今”(也就是“日”)貶謫到江南一隅。

通行本回前標題詩一概不收。這首不收,對於讀者來說,損失尤大。

這一回的後半回因為有焦大醉罵的情節,比較惹人注意,因此前半回的重要性就更被遮蔽了。其實前半回更應細品。前半回基本上是以周瑞家的在榮國府裏的遊動軌跡,穿糖葫蘆一般把若幹情節、伏線非常自然地展現了出來。

薛寶釵配製冷香丸,是非常重要的一筆。注意這裏提到癩頭和尚,說冷香丸的方子是這和尚提供的。第三回林黛玉也提到這位癩頭和尚要化她出家,又說她若要病好除非永遠不聽哭聲,除父母外,凡外姓親友一概不見。這與第一回裏僧、道二仙說要下世度脫幾個是呼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