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劉心武妙品紅樓夢:全五冊

獨在花陰下穿茉莉花

1

我特別喜歡曹雪芹的敘述方式,有的人把小說家如何進行敘述,叫作“文本策略”或“敘述策略”,你讀古本《紅樓夢》——現在咱們能看到的古抄本,這部書的書名都稱《石頭記》,但乾隆朝,跟曹雪芹同時代的一些人,說起這本書,卻已經稱作《紅樓夢》——特別是甲戌本的楔子和第一回,那些句子流動得那麽自然,但是,細追究,那是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呀?卻不那麽好區分。

紅迷朋友們都會注意到,第六回開頭,把第五回的情節收束住以後,曹雪芹往下寫,就有這樣一段話:“按榮府中一宅人合算起來,人口雖不多,從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雖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亂麻一般,並無個頭緒可作綱領。正尋思從那一件事自那一人寫起方妙,恰好忽從千裏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個人家,因與榮府有些瓜葛,這日正往榮府中來,因此便就這一家說來,倒還是頭緒……”於是,我們緊跟著就看到了“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生花妙文。曹雪芹真有意思,他把自己的敘述策略的形成,爽性直接告訴讀者。

我自己研究《紅樓夢》,動機之一,就是跟他學習用方塊字寫小說,當然也不是僅僅學技巧,學文本策略,更重要的,是體味他那悲天憫人的博大情懷。

我閱讀、研究《紅樓夢》,心得真是不少。但這回究竟從哪裏說起?學一下曹雪芹寫第六回的辦法,就是那天忽有一白領女士來訪,她是受我一親戚之托,從外地出差回來,順便給我帶來一盒藏雪蓮,說是可以改善我的身體狀況。道謝後,留她茶話,她對我的相關講座很關注,書也讀過,就問我,關於迎春,能不能再作些分析?這令我頗為驚詫,因為一般紅迷朋友,迷這個,迷那個,很少特別關注迎春這個角色的。我就問她:怎麽會對迎春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