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鐵血將軍曠世情

第15章 離開朝鮮途中,譚友林與邱雲擦肩而過

譚友林站在鎮南關上,北望祖國河山,胸中豪氣幹雲。

毛主席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聲音,還在耳邊回**。這莊嚴宣告,如同雷鳴電閃,穿越中華民族備受列強淩辱的曆史,照亮華夏大地,傳遍五洲四海。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國內外敵對勢力不甘心失敗。剛剛站起來的新中國沒有遠離戰爭的威脅,尚未散盡的硝煙又在新中國門前燃起。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

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悍然宣布對朝鮮武裝幹涉。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入侵中國台灣海峽。10月1日,以美軍為首,有16個國家軍隊參加的所謂“聯合國軍”,公然越過三八線,大舉入侵朝鮮,矛頭直指中朝邊界鴨綠江。朝鮮內戰演變成一場大規模的國際性局部戰爭。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鴨綠江西岸的中國人民,還沒有來得及充分沐浴和平的陽光,卻再次看到戰爭的陰影。朝鮮上空轟鳴的飛機,呼嘯的炮彈,把成千上萬的中國老百姓從夢中驚醒。導演戰爭的魔鬼,正在把魔爪向鴨綠江西岸伸來。

美帝國主義犯了慣性思維的錯誤。他們尚不知道,中華民族從站起來那一天起,便再也不會向任何強權勢力低頭了。

朝鮮戰場上的硝煙,向新生的人民中國蔓延。麥克阿瑟上將飲馬鴨綠江的勃勃雄心躍然紙上。一百年前八國聯軍在北京街頭耀武揚威的景象,又回到一百年後“聯合國軍”的夢境中。

黨中央、毛主席審時度勢,密切關注朝鮮戰場敵對雙方的態勢。7月13日,中央軍委做出了《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五十、六十六軍及部分特種兵部隊,共計約25萬人,組成東北邊防軍,於8月中旬到達指定地域,完成集結和整訓。

正在漯河駐防的三十九軍接到命令後,立即向集結地域開進。譚友林預感到,下一步要刺刀見紅的,將不再是望風披靡的國民黨軍隊了。8月下旬,譚友林奉命帶三十九軍一一五師師長王良太、一一六師師長汪洋、一一七師師長張竭誠及軍作戰科長左勇等十餘人抵達安東(今丹東),聽取朝鮮人民軍作戰部部長介紹朝鮮戰局態勢,敵友雙方情況,商討我軍入朝作戰的聯絡方法。後來秘密前往朝鮮的計劃雖被取消,但此次中朝雙方代表深入晤談,讓譚友林掌握了許多入朝作戰的重要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