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鐵血將軍曠世情

第14章 鏟除百年匪患,譚友林領兵直下鎮南關

在奔赴東北的長途跋涉中,譚友林一行耳聞目睹,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像萬鈞雷霆在長城內外轟鳴,慶祝抗日戰爭勝利的歡呼聲山搖地動。龜縮一團的日軍,在揚眉吐氣的中國人麵前舉起白旗,垂下腦袋,惶恐不安地等待著失敗命運的安排。

在中華民族曆史的這一輝煌時刻,蔣介石再次把黑暗強加在自己的同胞頭上,再次把戰爭強加給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武裝力量。為了搶奪抗日戰爭的勝利果實,蔣介石居然下令國民黨政府的800萬軍隊,向全國各個解放區展開武裝進攻。

蔣介石一手發動的全麵內戰打響了。

憑著職業軍人對硝煙的敏感,譚友林和他的戰友們清楚,在東北大地上他們將要迎接一場新的較量和搏殺。

東北——中國的大糧倉和重要工業基地,無論是對共產黨還是對國民黨,都是舉足輕重的。得東北者得天下,這是國共兩黨的共識。但東北鹿死誰手,尚待分曉。

8月下旬,譚友林等人率隊從晉北出發,一路步行,穿越各種地方勢力混戰中的封鎖線,10月底才到達錦州。為了如期趕到哈爾濱報到,一時征集不到客車的幹部挺進隊顧不上氣候寒冷,臨時搭上拉煤車,頂著風霜趕路。到達目的地時,個個全身通黑,煤塵蒙麵,若不開口說話,幾乎分不清張三李四。

黨中央運籌帷幄,決勝千裏。蘇聯出兵東北、日本關東軍潰敗後,陳雲、高崗等人先期抵達哈爾濱,為開發建設東北作準備。日軍剛剛舉起白旗,黨中央便先機製敵,彭真、張聞天、李富春、林彪、羅榮桓、肖勁光、黃克誠等毛澤東倚重的文臣武將,先後出關亮劍。一萬多名八路軍、新四軍幹部不畏艱險,晝夜兼程,相繼到達東北。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

11月16日,譚友林被任命為鬆江軍區哈北軍分區司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