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晨實現了馳騁抗日戰場的夙願,但新的選擇卻讓他麵臨更加嚴峻的考驗。
1937年9月中旬,經犧盟總會薄一波、楊獻珍的挑選,任晨作為學員中的翹楚之才被派往前線,由他的入黨介紹人梁雷領導,在犧盟雁北工委和犧盟雁北抗日遊擊司令部工作。從此,征戰還是養傷,像一道看不見的壁壘,幾次橫在任晨麵前,等待著任晨的選擇。決斷不當,要麽落下終身殘疾,要麽斷送戎馬生涯。
戰爭用流血犧牲考驗任晨,任晨以血肉之軀回應戰爭。即使在右腿四次負傷的情況下,一瘸一拐的任晨也沒有放棄過征戰的每一次機會。連聞名中外的359旅王震旅長也戲稱他“任拐子”是“獨腿神行太保”讚譽他“靠一條腿遠征,不愧是特殊材料製成的硬骨頭”。
任晨的骨頭確實很硬,硬在一條腿四次負傷,四次負傷都沒傷到骨頭,四次負傷都沒有讓他從行軍打仗的行列中消失。兩次大腿貫穿傷雖然失血很多,但他最終沒有在戰場上倒下,在硝煙滾滾的戰爭中,把血汗灑在半個中國的大地上。40年後的任晨將軍告訴我:“—個人如果把生死置之度外,真能做出連自己都想不到的事情。”
他向我講了在359旅廣為流傳的任晨“刮骨療毒”的故事。
任晨第一次負傷,發生在1939年5月31日的上下細腰澗戰鬥中。當時已是359旅教導營軍事教員的任晨,在帶領戰士打掃戰場時,右大腿被藏在草叢裏的日軍打出的子彈擊中,追擊殘敵時又被日軍子彈打碎的石片嵌入剛剛受傷的右腿。任晨被緊急抬到戰地救護所動手術時,聽到隻剩下一支麻藥,斷然謝絕醫生的勸說,堅持不用麻藥,隻要求給自己嘴裏塞一塊毛巾。
任晨被綁在門板搭成的手術台上,醫生先給他縫合貫穿傷,爾後從他右大腿的肌肉裏一塊一塊地摳出了56塊石頭碎片。手術結束時,護士從任晨嘴裏掏出來的毛巾,已經咬成了被血濕透的棉泥團。汗水和淚水模糊了醫生和護士的眼睛,任晨卻用“謝謝各位男女華佗”的玩笑話,化解了醫護人員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