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湘贛風雲

第二十八章 北征南戰

109

1934年1月,蔣介石解決了“福建事變”後,即調整部署,對中央蘇區和中央紅軍進行新的進攻。在湘贛蘇區,西線敵人於1月中旬攻占了梅花山,並繼續向永新推進。14日,中革軍委致電紅六軍團和任弼時,要求紅六軍團主力師十七師北上,渡過袁水,配合第十六師出擊南潯路。其目的是切斷敵人的戰略交通運輸線,威脅南昌,牽製、吸引贛江以東的國民黨軍,以解中央蘇區之圍。

紅六軍團接到命令後,立即派出偵察部隊,在北路地方武裝的協同下,偵察袁水沿岸的情況,選擇渡河地點,省委和軍區將蓮花獨立團和北路獨立營補入到十七師。

隨即,紅十七師四千餘人,從安福縣花車出發,在紅十八師第五十二團配合下,在分宜縣以東的肖公廟擊潰了敵沿河設防的保安部隊,涉渡袁水,開始北上,日夜兼程向奉新縣的黃沙地區疾進,準備到那裏首先和紅十六師會合。

這次北上,是十七師第一次遠離湘贛根據地,到白區去執行任務,許多情況還都是未知數。因此,師團兩級都抽調一批有戰鬥經驗的連排幹部,充實加強偵察小分隊。

周仁傑原來在五十團機炮連擔任連長,這時被抽調到團部擔任偵察分隊隊長。他帶領十幾個偵察員,趕在主力部隊前麵,秘密搜索前進。

經過偵察,得知西路軍總司令何鍵得悉紅十七師北渡袁水後,急忙命令已轉移到安福地區的第十六師北渡袁水跟蹤追擊;與此同時,又將正在“圍剿”湘鄂贛蘇區萬載縣小源地區的第十八師的五十二旅和第六十二師的第一八四旅抽出,由第十八師師長朱耀華統一指揮,迅速東進,進行堵截。

蕭克師長聽了周仁傑的匯報,命令部隊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披星戴月,夜行曉宿,以最快的速度,通過丘陵、平原,進入贛西北茫茫大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