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湘贛風雲

第二十章 紅白絞殺

77

萬木霜天紅爛漫,

天兵怒氣衝霄漢。

霧滿龍岡千嶂暗,

齊聲喚,

前頭捉了張輝瓚。

二十萬軍重入贛,

風煙滾滾來天半。

喚起工農千百萬,

同心幹,

不周山下紅旗亂。

1931年春,毛澤東悠哉閑哉抽著從前線繳獲來的“麻雀”牌香煙,填出名詞《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的上闋,詞的半下闕,還要等到兩個多月後蔣介石發動第二次“圍剿”之時,才能噴湧而出。此時的毛澤東躊躇滿誌,頂住了上海中央和蘇區紅軍內部的雙重壓力,完成了從遊擊戰到運動戰的偉大轉折,書寫了作為軍事家的最為輝煌的第一個篇章,他的第二個輝煌篇章是長征途中的四渡赤水。

據史料記載:從1930年10月起,蔣介石先後調集十一個師另三個旅,共十萬人的兵力,由江西省主席魯滌平為總司令,張輝瓚為前線總指揮,采取分進合擊的作戰方針,向中央根據地的紅1方麵軍發動第一次“圍剿”。這時,紅1方麵軍有第1、第3兩個軍團,共約四萬人,部署於靖江至分宜的袁水兩岸地區,以戰備姿態進行群眾工作和籌款。在麵臨敵人大規模“圍剿”的情況下,方麵軍總前委和江西省行委,在新喻縣羅坊舉行聯席會議,確定了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緊接著,紅軍主力從袁水兩岸地區轉移到贛江以東的新淦、吉水、永豐、安樂、宜黃、崇仁等地,隱蔽集結尋找戰機。幾天後,敵人首先向袁水流域推進,撲了個空,又繼續向贛江東岸逼進。紅1方麵軍除以少數兵力配合地方武裝,遲滯、迷惑敵人外,主力實行“球心退卻”,全部退到東固、南壟、龍岡地區。此時,在我軍集結地域周圍的敵軍雖然有五個師,但由於深入我根據地,戰線拉長,兵力分散,又不斷遭到紅軍和赤衛軍、少先隊的襲擾,士氣沮喪,饑餓疲憊等許多弱點都暴露出來……毛澤東和朱德一商量,決定抓住這一有利戰機,反戈一擊,打個殲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