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離開湖南後,那些在太平軍進攻湖南期間遭受沉重打擊的官紳們,終於可以舒一口氣了。在他們看來,太平軍不可能再殺回湖南了。
官紳們當然可以活在幻覺中,但湖南巡撫張亮基不可以。雖然種種跡象表明太平軍將要順江東下占據東南,但殺回湖南依舊是太平軍的優先選項之一。湖南防守,絲毫不能放鬆。
對張亮基來說,最近唯一的好消息是曾國藩在郭嵩燾的勸說下,來到長沙就任幫辦團練大臣。有曾國藩、左宗棠、江忠源三大牛人輔佐,張亮基才稍微放下心來。
曾國藩一來到長沙,就提出了編練新軍的計劃。曾國藩對張亮基說:“敵軍起事至今,已經有兩年多了。國家為此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卻沒起到任何作用,真是令人喪氣。我之前在兵部,聽說前線的士兵,看到敵軍就跑,完全不敢迎戰。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在於這些士兵平時沒有訓練,所以臨陣無膽無識,隻能打敗仗。要改變這種局麵,隻有仿照戚繼光、傅鼐的練兵方法,練出一支真正的精兵。”
對曾國藩的這一番話,張亮基深有體會。在之前的長沙之戰中,他就親眼目睹了綠營的無能。
建立新軍,張亮基之前不是沒有考慮過。左宗棠之前提議從各地鄉勇中挑選出兩千人前來長沙集訓,就得到了張亮基的首肯。然而,編練新軍千頭萬緒,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張亮基知道自己不行。幸好這時候,曾國藩主動提出編練新軍,張亮基便順水推舟將這一重任交付給了曾國藩。
接下來的好幾天裏,曾國藩都在巡撫衙門裏,與張亮基、左宗棠、江忠源等人商量建立新軍的事情。在反複的討論中,事情終於有了眉目。隨後,曾國藩上了一道折子,以編練大團為幌子,獲取編練新軍的合法性。
事實證明,曾國藩的這一招瞞天過海,實在是太高了。鹹豐皇帝被騙,僅僅批示“知道了”三個字。這樣模糊的批示給了曾國藩充分發揮的空間。給晚清曆史造成巨大影響的湘軍,就這樣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