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血戰天下:湘軍征戰史

第二節 激戰長沙,江忠源、左宗棠差點重創太平軍

湖南省城長沙是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屈原、賈誼曾在這裏吟詠,名將黃忠在這裏歸順劉備,五代十國中的楚國在這裏建都,朱熹、張栻曾在這裏講學。及至近代,這裏更成了無數湖湘名人成長的所在。作為晚清眾多湖湘名人對立麵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也在這裏留下了重要印跡。

太平軍在湘南站住腳跟後,即以西王蕭朝貴為首領,率領兩千精兵**殺至長沙城下。長沙之戰正式打響。

當時,湖南巡撫駱秉章已經被革職,新任湖南巡撫張亮基還沒有到,因而駱秉章暫時仍擁有巡撫職權。為了不給太平軍留下任何屏障,駱秉章主張堅壁清野,命手下焚燒長沙城南的民房。他的這一應敵措施遭到了一個人的反對。這個人就是湖南安化人羅繞典。

羅繞典是前任湖北巡撫,三年前丁憂回籍,此時奉旨幫辦湖南軍務。羅繞典不忍心人們因戰爭而流離失所,堅決反對堅壁清野。

羅繞典反對,駱秉章也就不好采取行動。這樣,太平軍來到後,就得以憑借民房的掩護,向清軍發起猛烈襲擊。

羅繞典這才後悔反對駱秉章的主張,懸賞招募一些亡命之徒,前往城下焚燒民房。雖然有重賞,但沒多少人敢拿性命開玩笑,所燒的房子並不多。於是,長沙城中的官紳都怨恨羅繞典,都說是他把戰火引到長沙城中來的。

得知太平軍前鋒部隊殺至長沙城下後,江忠源、劉長佑率領楚勇(即新寧團練),星夜兼程往長沙趕。雖然速度很快,但他們還是晚於太平軍半個月才來到長沙城下。這時候,西王蕭朝貴已經壯烈犧牲,但太平軍的攻勢依舊猛烈。

江忠源、劉長佑來到長沙城下後,仔細查看地勢,發現了一處戰略要地。那就是天心閣對麵的蔡公墳。此處是長沙城南的製高點,占據這裏就可以屏蔽長沙城,再加上西麵的湘江,便可將太平軍的活動範圍大大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