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血戰天下:湘軍征戰史

第五節 血戰鎮南關,蘇元春、王德榜名揚天下

時令已是初春,但氣溫依舊不是很高。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但暖春還需要再等待些日子才能到來。進入1885年,中國的抗法形勢似乎越來越嚴峻了。在越南北部戰場,法軍已經推進至鎮南關外;在台灣戰場,法軍已經占領月眉山附近陣地。左宗棠、彭玉麟、張之洞、劉銘傳等抗法中堅將領,都在苦苦地支撐著,等待著轉機的到來。

雖然已經是黃昏,王德榜所在的恪靖定邊軍大營中,依舊燈火輝煌,喧囂聲不斷。他們這是在幹什麽呢?

原來,白天的時候,駐守在鎮南關的老將馮子材派親兵前來和他約定,晚上一齊出兵偷襲法軍陣地。

馮子材的意圖,王德榜是很清楚的。馮子材是主張積極進攻的,然而鎮南關外的法軍將領尼格裏卻是一隻老狐狸,他將兵力收縮在鎮南關以南的文淵一線。這樣一來,清軍幾乎不可能靠強攻拿下文淵。馮子材很清楚,要想攻取文淵,就必須引誘尼格裏進攻鎮南關。這次偷襲,正是馮子材引誘尼格裏上鉤的一個誘餌。王德榜很清楚這一點,於是答應了馮子材的請求。

第二天,也就是3月22日淩晨兩點鍾的時候,王德榜率領恪靖定邊軍悄悄地離開他們駐守的油隘(在鎮南關以東三十裏),沿著大路往文淵前進。

接近文淵的時候,為了避開敵軍陣地,王德榜命令所部沿著河流前進。這裏地勢更低,不容易被敵軍發現。

為了保密,王德榜並沒有將此行的目的告知士兵們。士兵們對此充滿了猜疑。其中一名新兵急於知道他所在的位置,對走在他前麵的一個老兵說:“大哥,咱們這是到哪啦?”

老兵比新兵有經驗,知道在偷襲的時候不能發出任何聲音,否則會被敵軍發現,也就偷襲不成了。於是,他壓低聲音,對著那名新兵喝道:“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