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3月,上海吳淞口。雖然是江南,初春的寒意卻絲毫不減北方。冷風吹拂著江麵,泛起一陣陣漣漪,令人更感覺到寒冷。
與這般蕭瑟景象不相匹配的是,此刻的江麵,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儀式。中國自主建造的“澄慶”號炮艦此刻正橫亙在江心,圍繞著“澄慶”艦的是南洋水師的各式輪船以及長江水師的舢板小船。船上站滿了士兵。從士兵的穿著我們可以看出,他們都是大清水師的士兵。
“澄慶”號炮艦臨時搭建的閱兵台上,站著兩位威風凜凜的將軍。從兩位將軍背後辮子上的花白頭發我們可以推斷出,他們的年齡都已經很大了。他們都有著各自鮮明的體貌特征,其中一個方臉大耳,挺著一個大肚子,顯得很有福氣。另一個則比較瘦。雖然瘦了點,但身板看上去還算硬朗。
這一胖一瘦的兩位老將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左宗棠以及彭玉麟!
在幾位湘軍大佬當中,麵對外敵入侵,持主戰態度最為堅決的就是左宗棠和彭玉麟。左宗棠主戰,這無須多做解釋,大家都很清楚。彭玉麟的態度,我可以舉幾個例子說明之。
和左宗棠一樣,彭玉麟的主戰思想在很早就已經形成了。1858年6月,《中英天津條約》簽訂,湘軍花費巨大代價才拿下的漢口、九江都被辟為通商口岸,英國艦船因此得以暢行長江,毫無阻攔。
彭玉麟得知此事後,非常憤怒,他在給湘軍名將李續賓等人的信件中說:“昨天接到谘文,說是合約已經簽訂,現在有英、美、法三國的船隻沿著長江西上,準備去漢口查看碼頭形勢,要我沿江水師各營不得驚疑,任其前往,並且派兵防備太平軍突襲洋船。這些洋鬼子,實在太可惡了!居然如入無人之境地深入內江!那些執掌中國命運的高官隻知道議和,一而再,再而三,引狼入室,姑息養奸,完全不顧國體,真是令人浩歎!照這樣下去,我看中國是沒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