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血戰天下:湘軍征戰史

第二節 白發籌邊,左宗棠抬棺西征

在武裝反擊阿古柏餘孽侵擾的同時,清廷以崇厚為出使大臣,前往俄國辦理收回伊犁事宜,而俄國方麵,也將駐華公使布策調回國內,預備談判。一場談判桌上的沒有硝煙的戰爭即將打響。

崇厚當年協助曾國藩辦理天津教案,一味委曲求全,遭到不少人的謾罵。此番他再次被賦予外交重任,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堅決主張對外強硬的清流派很是不滿。

崇厚這次前往俄國的路線是從南洋取道紅海、地中海、黑海直達俄國。清流幹將張佩綸對此提出了異議。張佩綸說:“使臣前往俄國談判新疆問題,應該首先明白新疆的形勢。所以,出使的路線必須經過新疆。實地考察一番,才能對形勢有深刻體會,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談判桌上緩急自如,取得先機。然而現在,使臣經海路前往俄國,不明白邊塞的實情,不知道將帥的謀略,怎麽能談判好?”

清廷這次派崇厚出使,還給予了他全權大臣便宜行事的名號。張佩綸堅決反對這一點。他說:“按照西洋的慣例,使臣有了全權大臣便宜行事的名號,就可以在關係重大卻來不及詳細商量的事情上自作主張。我恐怕俄國人會利用這一點,逼迫崇厚迅速簽約。到時候,國家將遭遇重大的損失。”

從事後來看,張佩綸的這些主張都是很有先見之明的。正是因為崇厚不了解新疆的形勢,不明白伊犁南麵特克斯河流域對伊犁防禦的極端重要作用,所以才沒有力爭這一重要區域,導致他擅自與俄國人簽訂的《裏瓦幾亞條約》遭到了主戰派大臣的猛烈抨擊。

特克斯河流域是伊犁與南疆取得聯係的重要通道。從伊犁出發,前往阿克蘇、烏什等南疆城市的道路,都要經過特克斯河流域。一旦特克斯河流域被俄國占領,伊犁將變得異常孤立,完全不能防守,而且南疆也會因為不能和伊犁聯係,變得更加孤立。這樣一來,中國就徒有收複伊犁之名,而沒有收複伊犁之實。崇厚之所以遭抨擊,主要就是因為他輕易地放棄了特克斯河流域。後來的曾紀澤之所以被視為民族英雄,也主要是因為收複了特克斯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