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血戰天下:湘軍征戰史

第十一章 左宗棠收複新疆 第一節 決定中國命運的大討論:海防與塞防之爭

1875年初春的蘭州,嚴冬的酷寒還沒有完全消去,每當夜幕降臨,氣溫會急速下降,令人感覺到刺骨的寒冷。為了躲避嚴寒,人們早早地便躲進了被窩裏。白天熙熙攘攘的大街一片漆黑,除了更夫之外再無別的人影。

然而,此時的陝甘總督衙門中,卻有一盞煤油燈一直亮著。透過紙糊的窗戶,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肥胖的身影正在燈影下轉來轉去。

是什麽人這麽晚還不睡覺呢?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時的陝甘總督左宗棠。那麽,是什麽事情令一向樂觀的左宗棠如此焦慮,夜這麽深了還獨自在衙門中轉來轉去呢?答案,就隱藏在左宗棠的身邊。左宗棠的身邊是一張用來辦公的方桌。方桌之上,放著一道左宗棠剛剛收到的朝廷六百裏加急密諭。

隨密諭一起來到蘭州的,是一大捆大臣上奏的抄本。這些大臣所討論的,正是對日後中國之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的海防與塞防誰更重要的問題。朝廷給左宗棠發這道密諭,正是想征求他對海防與塞防之爭的看法。

原來,自1874年日本侵略台灣以來,中國東南沿海的防衛局勢日趨嚴峻。日本準備大舉購進先進的鐵甲艦,構建鐵甲艦隊的消息,更是令奕?、文祥、李鴻章等關注海防的清朝重臣感到寢食不安。

在奕?等人的引領下,海防成了清朝的頭等大事,而塞防則逐漸淡出了主流的視野。然而,籌辦海防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大把的銀子,這對經受長期戰亂以致財政拮據的清王朝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李鴻章拋出了一個奇怪的主張:暫時放棄當時已被阿古柏侵略軍(來自中亞小國浩罕的一支侵略軍)占領的新疆,節省加強塞防的餉銀,用來支持海防建設。

李鴻章認為,塞防不如海防重要。新疆相當於人的肢體,而沿海相當於人的腹心。人沒有肢體還可以存活,但沒有了腹心,也就沒有了生命。新疆不收複,不會影響到京城,而海防一旦吃緊,京城立即就會震動。所以,海防比塞防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