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血戰天下:湘軍征戰史

第二節 血戰皖北,一陳難敵多、鮑

太平軍將領韋誌俊(原名韋俊)與湘軍頗有緣分。自嶽州之戰起,他就一直處在對抗湘軍的前線。其間,他作為主將,防守武昌一年多,令胡林翼、李續賓吃到了不少苦頭。後來,他又在太平墟一戰中,擊敗率軍援贛的劉長佑。

這時候的韋誌俊或許做夢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他會被那群昔日與他稱兄道弟的太平天國將領們逼上絕境,最終被迫投入他的老對手湘軍的懷抱。

韋誌俊為什麽要投降湘軍呢?一切還得從那場徹底改變韋家命運的大屠殺開始講起。在天京事變中,韋昌輝作惡太多,得罪了幾乎所有的太平軍領袖人物。雖然韋誌俊沒有參與韋昌輝的陰謀,但在那些人的眼中,韋誌俊也是同謀。因此,他們把仇恨施加到了韋誌俊身上。這使得韋誌俊在太平天國中很孤立。同時,在天京事變中,韋家被滅族,使得韋誌俊對洪秀全等人也產生了仇恨情緒。

一開始,這種相互仇恨、猜忌的情緒,並沒有表麵化。大家為了太平天國的共同理想,都選擇把這種情緒壓製在心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矛盾越來越公開化。

導致矛盾激化的事件是極度仇恨韋誌俊的楊輔清受到了洪秀全的重用。楊輔清是楊秀清的結拜兄弟,由於楊秀清的被殺,他與韋家結下了血海深仇。洪秀全將他提拔為中軍主將,地位在當時擔任右軍主將的韋誌俊之上。這引起了韋誌俊的不滿和恐慌。

更為嚴重的是,自楊秀清的另一位結拜兄弟楊宜清攻占建德以來,楊輔清、楊宜清兩人就不斷侵吞當時是韋誌俊勢力範圍的池州府地盤。這令韋誌俊更加不安。

當時的太平天國領袖人物當中,與韋誌俊關係好的隻有一個李秀成。不斷遭到羞辱後,韋誌俊滋生了渡江北上投靠李秀成的想法。

1859年9月,韋誌俊率軍從池州出發,渡江北上,試圖依托李秀成,另找一塊地盤安身。韋誌俊的想法遭到了陳玉成的堅決反對。為阻止韋誌俊推進,陳玉成不惜訴諸武力,率部進攻韋誌俊部。兩軍大打出手,傷亡慘重。李秀成為支持韋誌俊,也率部參與廝殺,對陳玉成部發起攻擊。因為這次內訌,太平軍損失數千兵力。最終,韋誌俊沒能在江北立足,重新回到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