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857年下半年,太平軍在江西的形勢變得異常嚴峻起來。九江、臨江、吉安等府城遭受長期圍困。這其中最重要的是九江。
當時,九江的西、南、北三麵都被湘軍占領。九江城的物資補給完全依賴於湖口一線。因此,湖口的得失對太平軍來說,至關重要。太平軍在湖口,構築了嚴密的防線。他們在下鍾山一帶壘石築城,安放大炮;在湖口對岸的梅家洲也修築有堅固的城防工事;在江中排列戰艦數百,以封鎖湖口。
湘軍將領們也意識到了湖口的重要性。李續賓就曾對胡林翼說:“要想收複九江,必須先攻克湖口,使內湖水師衝出湖口,進入長江。”於是,湘軍訂下了先攻湖口,後攻九江的戰略計劃。
1857年10月,李續賓率湘軍陸師東進。隨後,他與湘軍水師將領楊載福、彭玉麟商定,在10月25日發起對湖口的總攻。
自1855年1月以來,湘軍內湖水師已經在鄱陽湖中待了兩年半還多。無論是彭玉麟、黃翼升等將領,還是普通的士兵,都急切盼望能夠殺出湖口,重新遨遊在寬闊的長江中。所以,對這一戰,湘軍內湖水師上上下下都很重視。
10月25日淩晨,彭玉麟親率湘軍內湖水師所有戰船駛向湖口。楊載福命外江水師發炮接應。
湘軍內湖水師要想衝出湖口,必須經過一處石崖旁。這處石崖,高度和舢板相當。太平軍知道這裏是湘軍水師的必經之地,所以將幾門巨炮拉到了崖上,試圖依托巨炮構成火力網,阻止湘軍水師的前進。
當內湖水師的先頭船隻從崖下經過時,崖上巨炮齊發。湘軍損失慘重,都司羅勝發也中炮身亡。彭玉麟忙令先頭船隻撤回,換一艘舢板前去衝殺,結果還是失敗。彭玉麟又接連換上好幾艘舢板前去衝鋒,但無一例外地都失敗了。此時,湘軍的傷亡已經達到了百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