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攻克嶽州後,隨即將目標瞄準了湖北省城武昌。這是湘軍第一次攻打大城市。塔齊布、羅澤南、楊載福這些湘軍名將,將會交出怎樣的答卷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自6月攻克武昌後,太平軍就在城外構築大量防禦工事,以應對清軍隨時可能對武昌發起的進攻。太平軍將防禦的重點放在了城外江邊一個叫花園的地方。他們在這裏布置了三支軍隊,一支駐紮在江邊,一支駐紮在湖邊,還有一支駐紮在連接江和湖的大堤上。
在花園陣地前,太平軍挖掘一道寬二丈、長約三裏的深溝。在溝的內側豎立木城,堆積沙土作為掩體,在中間設置炮眼;在溝的外側釘下許多木樁,在木樁外又釘下竹簽,並在周圍插滿荊棘。木城之內,又設置有磚城、內壕,安置大炮百餘門。這麽嚴密的防線,真可謂是太平天國的“馬奇諾防線”了。
曾國藩的一些幕僚見太平軍將主力布置城外,城內空虛,於是對曾國藩說:“應該繞過花園,直取武昌。隻要拿下武昌,北岸的漢陽、漢口可不戰而下。”
李續賓反對這種看法。他說:“敵軍的精銳力量都布置在了城外,在城內的不過是幾千老幼病殘。如果我們集中全力進攻城內,那麽城內的敵軍肯定會棄城不守。到那時候,我們就不好辦了。守城吧,會陷入敵軍的包圍中。不守吧,這城就白攻了。所以,直接進攻城內不是好辦法。我的觀點是:要想徹底拿下武昌,必須先消滅城外的敵軍。一旦城外的敵軍被消滅,城內的敵軍將不戰自潰。這樣一來,武昌就牢牢地掌握在了我們的手中。”
曾國藩讚成李續賓的看法,於是召集塔齊布、羅澤南、周鳳山等將領商討消滅城外太平軍的策略。
羅澤南從袖子中抽出自己繪製的地圖,一邊指著地圖上的相應地點,一邊分析形勢說:“從紙坊到武昌有兩條大路。一條經過洪山,一條經過花園。敵軍的精銳都聚集在了花園。如果我們經洪山攻打武昌,駐守花園的敵軍勢必會斷我後路。我軍將陷入了前後夾擊之中。很顯然,這是不可取的。所以,我的觀點是:集中全力進攻花園。隻要拿下花園,武昌將不攻自破。至於洪山一路,隻需布置少量兵力牽製敵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