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老兵口述抗戰史(全3冊)

八路軍這樣打鬼子

就在常德保衛戰一觸即發的時候,八路軍在山東也打了一場可歌可泣的戰役。

1943年11月,日軍32師團、59師團進攻沂蒙山區。沂蒙山區是八路軍的老根據地,這裏的群眾基礎非常好,我們在很多電影和小說中都能看到,這裏的老百姓對子弟兵一往情深,比如著名的沂蒙紅嫂和人橋。

發生在沂蒙山區的這場戰役叫作岱嵐之戰。一方是老八路軍一個連93名戰士,一方是日本步騎炮3000名日軍。

從人數上看起來,這絕對是一場不對等的戰役,還沒有打,成敗似乎已經確定。

但是,戰爭的決定因素不是人數,而是天時地利人和。93名老八路軍麵對3000名日軍,居然獲得全勝。這個連後來獲得“解放軍六大英雄集體”稱號。

1943年,正麵抗戰進入了最危難的歲月,八路軍在敵後也進入了最艱苦的歲月。

這一段時間,鬼子為了支援正麵戰場,經常進行掃**,肅清後方,而八路軍就想盡各種辦法反掃**,拖住敵人,擠垮敵人。《亮劍》中的團政委趙剛在反掃**前動員說:“我們現在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我們中會有很多人犧牲……”當時的情況確實就是這樣。外公說,在日軍掃**的那些時間裏,他們最多的時候一個晚上換了五個睡覺的村子,擔心會被鬼子包了餃子。而幾天不吃飯,用野草、樹根充饑,更是常事。

現在,岱菌之戰也已經被人遺忘了,這些驚天地、泣鬼神的先烈往事,已經淹沒在了電視台各種選秀和相親的浮躁聲中。

八年抗戰中,日本人根本就沒有完全占領中國,包括占領時間最早最長的東北。日本兵力有限,從彈丸島嶼來到泱泱大國,就像蛤蟆掉進池塘裏,再撲騰也到不了岸邊。日軍前方後方捉襟見肘,顧頭不顧腚。在日軍占領區,八路軍、新四軍的遊擊隊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襲擾,日軍也付出過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