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年間,鳥銃由日本傳入,技術上較明朝軍隊配備的火銃更為先進。
趙士禎這時所任的官職,正是招待各國來朝貢的使者。
其中來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使者,上貢了一種魯密銃,讓趙士禎十分感興趣。利用職務之便,不斷的向使者請教。
結合魯密銃的優點,製作出了更為先進的迅雷銃。
並且重新設計的擊發裝置,使擊發更適應北方邊防寒冷有風沙的作戰環境。
聽了趙氏姐弟的介紹,朱閬以對以火器裝備部隊更具信心。
趙氏一家已從白蓮教總壇解救出來,除姐弟兩的大伯年事已高,不堪折磨已逝,其他人雖然受盡折磨,卻一命尚存,已被安頓好。
得桂王解救,姐弟二人感激涕零,立誓要為桂王研究火器,報效朝廷,抵抗清兵。
問起二人名字,原來姐姐名趙牧雪,弟弟趙天明。
瞿式耜見桂王關心槍械,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剿滅了白蓮逆匪,也是老懷大慰,知道桂王確有領軍複國的決心與能力。
但瞿式耜不愧為老成持重之輩,私下提醒桂王:
“軍中裝備火槍固然可以提高戰力,但士兵以火槍交火,已是短兵相接,是戰爭的最後關頭。
更重要的是火炮的使用,可拒敵於數裏之外,並可堅守城池,炸毀敵營。”
朱閬很開心,經過這段時間的撥亂反正,招兵買馬,軍隊初具規模。
而不斷的屯田墾荒,可以使民心穩定,軍隊得到休養生息。
這段時間正好用來研發火器,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好準備。
瞿式耜恰逢其時來到,剛好趙氏姐弟正要匯報《神器譜》的重要內容。
火炮,和戰車。
嘉靖年間,明廷對於葡萄牙的佛朗機炮進行了改良,仿製出一種新型的銅鐵佛朗機炮。
而趙士禎對此又進行了改進,發明了百子佛朗機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