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丸觸觀點一拋出來,就遭到了韓珩的反對。韓珩認為幽州士大夫階層受過袁紹大恩,如今袁氏大難臨頭,幽州這哥幾個一沒能力幫助袁紹,二沒勇氣和袁紹並肩作戰,這本身就很離譜,如果再投降,還要個臉不?
烏丸觸覺得韓珩說得有道理,然後派人把韓珩趕出去,接著問誰還有意見?既然都沒意見,烏丸觸率領幽州官員出城迎接曹操,曹操很開心,封烏丸觸為鎮北將軍、幽州太守。等等,袁熙和袁尚呢?這哥倆早在烏丸觸開會的時候就遠奔大漠,投奔了遼西烏丸人冒頓。
曹操剛平複幽州就接到急報,說樂進、李典攻打並州受阻,高幹死守壺關,難以攻下。曹操急忙帶軍殺到壺關,經過荀攸分析,打不過就得玩陰的。尤其是針對高幹這種腦子生鏽的主,一陰一個準。
曹操派出降將呂曠、呂翔去壺關投降高幹。高幹深信不疑,迎接二人入關。二呂在高幹麵前罵了半天曹操,高幹聽過癮之後,問二呂如何破曹。呂曠說了,曹軍遠道而來,趁他們沒準備好,連夜劫營是極好的。
高幹大喜,讓二呂在前,自己隨後,連夜偷襲曹營。等到高幹來到曹操寨邊的時候,發現中了埋伏,急忙返回壺關。不過這一切太晚了,就在高幹冒失出關之後,樂進、李典攻下了防守空虛的壺關,高幹無處可藏,隻身遁入大漠。
並州在今天的山西,高幹的逃遁注定遇不上遼東的烏丸,隻能遇見匈奴。高幹在北番遇見了匈奴的左賢王。高幹告訴左賢王,說曹操吞並了並州,很快就要來攻打匈奴,希望左賢王與之聯合,共同抵禦曹操。
左賢王聽完高幹的話,腦海中頓時飄過四個字:一派胡言!自己跟曹操遠日無怨,近日無仇。曹操來打匈奴幹什麽?這塊地區又不能種地。分明是高幹想借刀殺人,挑起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