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按袁尚的想象行動,袁尚可乖乖的按著曹操的想象從小路回援冀州。很自然的,袁尚遭到了曹軍痛擊,袁尚大敗,隻身逃往幽州投奔袁熙。而冀州在審配的防守之下,依然固若金湯。曹操采用許攸的毒計,引漳河之水灌城,再加上冀州糧道已斷,很多人的心理開始崩潰,這其中就有審配的侄子審榮。審榮受不了這種心理壓力極大在戰爭,開門投降。曹軍趁機而入,活捉審配,攻下冀州。審配寧死不降,表現出了高端的政治節操。曹操殺之以全其名。
平定冀州之後,曹操對這種習以為常的勝利並沒有太多的興奮之舉。反倒是許攸,得意忘形,居然當眾叫曹操阿瞞,還號稱沒他誰也攻不下冀州。曹操當然大怒,但是作為一代奸雄,他笑不代表他不怒,他怒不代表他真怒。許攸也是作的一手好死,學誰不好學禰衡,真把自己當神仙。學禰衡就學禰衡,居然在許褚麵前大放厥詞,還說許褚是匹夫。許褚的內心絕不像外表那麽呆萌,他是個很有心眼的人。想當初禰衡說他隻配放牛放馬,他都不在意。這次不一樣,許褚敏銳的發覺了曹操早就看許攸不順眼了。因此無需多做論證,一向謹慎的許仲康就地殺了許攸,然後到曹操那自首。
曹操很高興,覺得許褚真是善解人意。但是這種事不能明著鼓勵,要不顯得自己小心眼,還必須得處罰許褚。曹操的法令一項很嚴,比如踩壞農民的麥子要斬首,再比如下鄉偷雞得斬首。那殺人豈不是得淩遲?曹操當然不會那樣做,他隻是狠狠的批評許褚同誌的不理智行為,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曹操這邊在冀州忙著,那邊袁譚可按照原定計劃玩的很high。根據郭圖的計策,袁譚趁曹操攻打冀州的時候,向西吞並了袁尚的其他地盤。袁譚得意忘形,聽說袁尚敗走之後,居然公開反叛曹操這位準嶽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