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對貂蟬的歎息解讀為貂蟬出軌,不知道看上誰家的小白臉了。貂蟬不承認啊,這也太冤了,自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又不能上網,怎麽會有私情呢?實在是因為幹爹不高興才不高興啊。王允感到了濃濃的情誼撲麵而來,這才計上心頭,把貂蟬先許呂布,再送董卓,施展連環計。
王允的連環計雖然高明,那也比不上貂蟬的演技高明。按照王允的計劃,要殺董卓,攏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讓呂布愛上貂蟬,再讓董卓戀上貂蟬;第二階段,讓貂蟬激起呂布腎上腺激素高漲,仇恨董卓,再激起董卓的雄性荷爾蒙,使其疏遠呂布和李儒;第三階段,忽悠董卓離開長安,王允趁機策反呂布,再引誘董卓回朝,趁機殺之。
這三個階段,王允和貂蟬這對幹父女配合默契,成功的讓董卓和李儒決裂,並拉攏來呂布,斷了董卓的文武左右手。王允一看時機成熟,決定向董卓動手。此時的董卓,沒有李儒襄讚,開始愚蠢不堪。王允和呂布商議,得派一個董卓信得過的人去把董卓忽悠回長安,這樣才能動手除之。
在當時的長安城中,有三個人和董卓關係密切。頭一個就是李儒,但是就因為貂蟬,董卓把李儒從相府趕出去,去郿塢都沒帶他。但是李儒這個級別的惡棍是要受到清算的,因此不給他洗白的機會,更何況李儒是董卓的女婿,絕不是忽悠董卓的最佳人選。
第二位就是呂布,但也是因為貂蟬,這對幹父子心存芥蒂,互相誰也不想看見誰,因此呂布去郿塢忽悠董卓也不合適,很難取信董卓。
那隻能讓這第三位去了,這個人就是李肅。李肅這人是個大忽悠,瞎話張嘴就來。當初去丁原那裏策反呂布的就是他。李肅忽悠的呂布殺丁原歸順董卓,但是漸漸地,李肅、呂布、董卓三個人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