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嫩葉搗汁和入麵粉,做成細麵條,煮熟後放入冰水中浸漂,其色鮮碧,然後撈起,以熟油澆拌,放入井中或冰窖中冷藏。
食用時再加佐料調味,成為令人爽心適口的消暑佳食,稱之“冷淘”。
《唐六典》:“太官(光祿寺禦廚大官)令夏供槐葉冷淘。凡朝會燕饗,九品以上並供其膳食。”
房艾沒想到,才孟春而已,鬥門鎮就能吃到正宗的冷淘麵。
當然,房艾、房吉祥、司農府劉業民、司農史蕭長德吃的不是素麵,加雞肉的。
滾燙濃鬱的雞湯另外裝一碗,油花在湯汁裏綻放,香。
“一碗冷,一碗熱,舒坦!”
冷淘在長安的風行不是沒道理的。
大康時代的長安城,確實比較熱,所以人想嚐點冷麵。
關中槐樹多,槐葉汁和麵算是本地特產,跟嶺南拿地菠蘿蒸肉一樣。
微胖的劉業民輕笑:“寺丞說不定能吃到昆明池裏的鯉魚、鯽魚呢。”
蕭長德板著臉:“現在可以,夏天不行。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gǔ),以成魚鱉之長。”
劉業民輕輕搖頭。
這個同僚啊,沒救了,好好的,你隻說前頭半句不行嗎?
後半句,簡直就是自斷入品的機會!
上官說了要夏天捕魚嗎?
上林署的官吏偶爾會路過冷淘鋪子,腰有水桶粗的女掌櫃殷勤地打招呼,偶爾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
“掌櫃與上林署的人關係不錯呀。”房艾隨口誇了句。
風韻猶存的女掌櫃,羞澀地扭了一下水桶腰:“什麽呀!就是街坊鄰居嘛。”
房艾心頭一動,笑意隱晦:“聽說,上林署於去年秋,來了一個倔頭巴腦的家夥,說是犯了事,陛下寬宏大量,免了他死罪,貶他為最末品的監事……”
女掌櫃瞪著多情的桃花眼,雙手叉腰:“什麽叫犯了事?會不會說話?人家那叫為民……請命!就是皇帝也寬恕了他,要不然你以為誰都能惹那麽大事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