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最後一個周末, 陳徹和林學慧單獨見了一麵。
準確來說,是林學慧主動找上他。
自她和陳朗闊離婚後,不帶上陳融和他見麵, 這大概是第一次。從中年女人臉上的愧疚,陳徹猜得到, 是陳融把過去那些事情同她講了, 於是來找他。
說實話,他以前夢見過很多次,林學慧放下偏見與他相處的光景,夢裏激動且忐忑,醒來後悵然若失。
而如今, 這件事真的在現實中發生, 陳徹的內心卻沒有產生什麽波動, 平靜得連他自己驚訝。
陳徹比陳融更多的知道一些事——當年,林學慧在生產後,患上了產後抑鬱症, 絕大部分原因,是自責沒能給陳融一個健康的身體, 讓他生下來就去了幾次鬼門關。
患上抑鬱症的林學慧, 曾經一度想做偏激的事,都被陳朗闊攔下。在陳徹三歲的時候, 林學慧的病情才終於好轉,卻把情緒的全部,寄托在陳融身上。
這些事,陳徹從陳朗闊那裏得知, 在他對母親的偏心感到鬱悶不解時,陳朗闊將這些告訴他, 讓他對母親寬容些。
所以,陳徹一直沒辦法去過多地責怪林學慧偏心,隻是時常覺得可悲,為他自己,也為林學慧。
林學慧向他道歉時,陳徹沒有表態。她的道歉來得太輕易,就好像他曾經受過的傷害也可以這麽輕飄飄。他盡可能地讓自己去理解母親,卻沒辦法忘記過去的一切,違心地說我原諒你。
妥協了十幾年,這一次,他不想再勉強自己。
隻是在看到林學慧臉上的難過時,陳徹心裏的鬱結絲毫沒得到紓解,甚至比之前更甚。
進退皆難過。
“我是不是做錯了?”陳徹很迷茫。
“沒有哦,”走在他身旁的女生,牽住他的手,溫暖的掌心貼上他的,“阿徹什麽都沒有做錯,原不原諒,都是你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