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徹討厭分享。
打從出生起, 他就從來沒有任何單屬於他的東西。
他和陳融分享同一套DNA,衣服,玩具, 還有……父母的愛意。
這種分享,並不平等均勻。
什麽時候有了這種意識, 連他自己也不清楚。
或許是母親讓他把最後一顆草莓讓給陳融, 或許是父親要他讓出沒被玩壞的玩具車。
或許是,六歲那年,他和陳融同時芒果過敏,被送去醫院,醒來看見, 父母都在陳融的病床前。
所有的大人, 都在給他灌輸一種思想:“你是哥哥, 你身體健康,你應該讓著弟弟。”
於是每一次,陳徹都要讓步, 作為早一分鍾出生的、健康的兄長,他必須讓步。
責任是一座大山, 把他壓得喘不過氣。
他試圖反抗。
尚且年幼的陳徹, 用離家出走的方式,向父母提起抗議。
但, 無人在意。
第一次離家出走,是七歲。
陳徹瞞著陳融,跑到簡陽光家裏躲著,和簡陽光合謀, 讓他不要告訴別人。
他忐忑地,期待地, 想看見父母為自己焦急的神情。
即使被罵,也沒關係,隻要他們的目光在注視著他就好。
天黑了,父母沒找來。
天亮了,陳徹在簡陽光的床底下醒過來。
他搖醒在**睡成死豬的簡陽光,生氣地質問:“你是不是泄密了!告訴了他們,我在你家?”
簡陽光睡眼惺忪地揉著眼睛,委屈地說:“沒有,我誰都沒說。”
真相在陳徹獨自回到家時揭曉,家裏一個人也沒有。
他用座機,撥通母親的電話。
鬧失蹤的人,反過來問他們的行蹤:“媽媽,你們在哪裏?”
母親說,在醫院。
陳融昨天突然發高燒,他們在醫院徹夜守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