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五年級下學期開學的頭一個星期,班主任突然手拿一張白色A4紙走進教室,站在講台上告訴大家,學校組織了一了個“交筆友”的活動。
在距離戶縣千裏之外的深圳,有一批和他們一樣大的同學,等待著成為他們的筆友,他們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學習和生活,共同進步。
放到現在他們就會明白,這個活動肯定不是他們這種十八線小縣城的學校能組織起來的。說不定他們筆友聽到的版本是:
“同學們,現在有一批同齡小朋友給你們寫了一封信,他們在一個貧窮又落後的地方學習,我們要耐心回複他們的疑惑,用善良與愛心給他們帶去溫暖。”
深圳這個遙遠得隻在電視裏見過的城市,當時在教室裏引起了一陣躁動,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起關於深圳的事情。
“我們家有個親戚在深圳打工,一個月能掙好多錢呢。”
“深圳離香港很近,說的也是粵語,根本聽不懂的。”
“我小時候去過深圳,離我們這裏好遠的,要去西安坐飛機。”
許島蜻的同桌叫高小瑜,是一個矮矮瘦瘦的文靜女生,她對許島蜻說:“深圳有個世界之窗,裏麵可以看到很多世界著名的建築,凱撒宮、悉尼歌劇院、埃菲爾鐵塔,對了,還有埃及金字塔。”
前麵兩個女生也被吸引過來,那時候班裏正傳閱著一本以埃及為背景的少女漫畫,大家對這個異域國度懷抱著巨大的憧憬與幻想。
“你去過深圳?你什麽時候去的?”
“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爸爸在深圳工作。”
許島蜻羨慕的不得了,她長這麽大去過最遠的地方,也不過是坐大巴車一個小時就能到的西安市。許萬東自從前兩年去了市裏工作,她每個寒暑假也有一半的時間在那兒待著。
“每人選一個同學,寫一封信給他,請大家保證文明用語,內容積極向上,周一帶到學校,統一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