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胡同裏的國畫速成班(1/3)
因為這件事鄭義糾結了很長時間,幸好他收藏的都是贗品,丟幾件就當破財免災了。可是有一個問題他想不明白,是什麽促使這些孩子盜竊呢?在思考了幾個夜晚後,鄭義一不小心明白了。如果他不曾說“這些都是國寶,絕不可以亂碰”,也許孩子們隻是玩賞一番。然而當他說了這句話,孩子們便對這些“國寶”產生了強烈的占有欲。鄭義知道,是自己的謊言慫恿學生們偷走了古董。原來謊言不僅可以欺騙別人,還可以陷害自己。
於是,當鄭義迎接第二批新生的時候,他沒有將這些古董藏匿起來,而是主動向這些孩子們展示,紹介這些古董的背景(其實鄭義也不知道),直到把孩子們講煩了為止。若孩子們對背景不感興趣,就不會對這些古董感興趣。講完之後鄭義就說,這都是贗品,隨便你們玩。這句話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孩子們寧願摳腳丫子,也不會碰鄭義的古董。於是鄭義又明白了一個道理,與其用謊言騙人,毋寧用真言騙人,這樣才顯得真誠。
不過鄭義依然很內疚,因為他欺騙了那些偷走古董的孩子們。
假如有一天孩子們發現自己辛辛苦苦偷來的古董是贗品,不知道他們有多失望。就像你去妓院嫖娼,你選了那個穿古裝的女子,但她的價格是其他姑娘的兩倍,你脫光這個姑娘的衣服卻發現,她跟剛才那些姑娘沒什麽區別,區別隻是她們穿的衣服不同、她們的價位不同而已,這是多麽令人唏噓的一次體驗。不過鄭義很快就釋然了,他認為惡人遲早有惡報,誰也規避不了。因為他騙了人,結果丟了古董;因為學生偷了古董,結果古董卻是贗品。
……
今天下午鄭義將迎接一批新生,於是他離開學校便趕赴了家裏。鄭義的家是平房,在一條不知名的胡同裏麵。之所以沒有人知道這條胡同的名字,是因為走這條胡同的人不超過十個,那就是鄭義和他的兒子,以及他的鄰居家的幾個,他們連鄰居的名字都不知道,更別說是這條胡同的名字了。其實這條胡同是“死胡同”,隻有住在胡同裏的人才從這裏經過,一般人都不敢往裏麵走。當然,喝醉的人和尿急的人也經常往裏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