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的青春與你擦肩而過

後記 笑對人生

後記 笑對人生

“為了自由的心靈而閱讀!為了心靈的自由而寫作!”抱著這種讀書信仰和寫作理念,我跌跌撞撞地在文學小道上蹣跚了許多年。

除寫了些零零散散的詩歌散文外,我還寫過三部長篇小說,其主角都是普通農家子弟,都熱愛文學創作,都為情感患得患失過。唯一不同的是,這部小說作為“青春三部曲”之一,是專門描繪80後人生觀價值觀的,是一部探討生存的問題小說。

80後是尷尬的一代,既沒有70後的幸運:理想單純、上學管就業;也沒有90後的幸福:活得現實、蜜罐中成長。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正趕上入學費用大幅度增加、畢業不包分配、生活通貨膨脹,而他們承擔的使命與責任卻絲毫未減,注定陷入時代的漩渦裏沉浮,成為社會的“試驗品”。

對於農村80後來說,上學失敗的出路要麽打工,要麽經商,要麽繼續傳承祖祖輩輩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即便能學業有成、進入城市,又麵臨著物價飛漲、鈔票貶值、職場競爭、成家育兒,以及贍養父母等一係列“大山”“小山”的重壓。他們身處城市邊緣,無論再努力再掙紮,就算有固定工作,有房子、車子,具備了城市居民身份,也始終體味不到成為“城裏人”的喜悅與安然,依然覺得自己是“外來人”,依然擺脫不了鄉村子弟的氣息與自卑。

三代之後方才出貴族!同樣,沒有三代也很難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城裏人”。我是80後,又是個農民的兒子,對此我有著深入骨髓的體會。

“順從天命者悲,抗逆天命者死”,這是電影《奪帥》字幕上的話,主角進入一個兩難的境地,無論怎麽做都很難善終。我們80後不幸亦如是,也麵臨著這個悖論的考驗。

如何選擇、如何取舍?這是每一個農村80後所需要考慮和麵對的問題。當然,這部小說不是探討80後城市生存狀況的。它是一本關於文學夢想、關於愛情追求,以及關於求學困惑、涉世迷茫等諸多青春元素的寫實小說。它一改市場小說的市儈或媚俗之風,也一改文藝小說的浪漫或說教的老套,沒有樹立“假大空、高大全”式的完美形象,也沒有弘揚勵誌範“孫少平”式的草根情懷,而是從現實中截取一個普通80後青年的生活片段,借主角之口向世人說明:一個人就算求學不成、戀情無果、工作沒著落,仍然還會以自己的軌跡生活下去的生存真相,以及“命運是不可改變的,改變的隻是我們對命運的態度”。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