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結束沒多久,正月才剛剛過去,國家多部門忽然聯合印發文件,決定啟動“逐日計劃”,在西北荒漠建設聚變能源基地,規劃建設全球首座聚變工程示範堆,英文縮寫為CFETR,這座核聚變裝置主要目的是為了探索和實現聚變能源的商業化應用,以及為後續的商業化提供經驗。
根據印發的文件,“逐日計劃”將會由國家牽頭,多部門聯合,中科院和全國的各大院所做技術支持,著眼於未來全球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研究與發展,推動可控核聚變商業化在2035之前徹底實現。
該計劃將麵向全球進行一定程度的合作,倡導資源共享和互利共贏,目的是推動前沿領域、關鍵領域的科研創新,以應對全球變暖和資源限製的科技挑戰,並推動可控核聚變更進一步的技術研發,同時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全球可控核聚變領域的號召力和影響力。
當消息傳開時,全國核物理行業的專家和學者們全都沸騰了。
這可是多部門聯合的國家級重點推進計劃!代表著大量的政策扶持以及海量的資源投入。
可以說,隨著“逐日計劃”的啟動,將標誌著國家在核聚變領域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甚至都可以提前說下一代‘人造太陽’的誕生。
這並不誇張。
須知一個國家的力量遠非一般的機構所能比擬,一旦運作起來,那將會是海量的資源傾斜——就比如當初研究核裂變時,明明什麽都沒有,明明一窮二白,可在舉全國之力的攻堅之下,還是在短短時間內,就讓那驚天巨響在羅布泊的沙漠上空綻放。
而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這個擁有著十四億人口的龐大國家,這個世界上經濟第二,而工業產值卻占據全球35%以上的超級製造業大國,其工業化程度之高、規模之大、涵蓋範圍之廣,堪稱是獨步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