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一共有大約兩萬多座清真寺,而且主要是以小型清真寺居多,新疆的小型清真寺多數都是和現在王濛等人看到的這座一樣,常常是坐落在一些民居內的。寺廟外麵還有小商販叫賣的聲音,來來往往的人們也是一點兒都看不出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感覺就像是非常習以為常一樣,時不時地,可以看到信徒從寺廟內進進出出,頗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蘊味。
王濛和吉裏木也踏入了寺內,雖然說清真寺的規模不大,但是仍然能從一磚一瓦裏感受到寺廟的莊重與寧靜。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敞明亮的禮拜殿,地麵鋪設著整潔的地毯,色彩柔和,圖案精美,吉裏木介紹說,因為禮拜也是有固定的流程和禮儀要求的,比如說要進行跪拜和聽頌經文,所以清真寺的內部空間一般都會比較大,主要是為了給信徒們提供一個相對寬敞而又舒適的禮拜空間,當然,寬敞的空間同樣也能增加聖神感,因為在聽頌經文的時候,開闊的空間有利於聲音的發散,聽上去還是會有一種餘音繞梁的味道在裏麵的。
王濛注意到,在禮拜殿的牆壁上,拓印著用不知道是什麽的語言書寫的經文字樣,經文字跡工整,筆法流暢,散發著濃厚的宗教氣息,吉裏木則是說上麵的經文是抄寫的《古蘭經》的經文,因為伊斯蘭教信奉的就是《古蘭經》,《古蘭經》在伊斯蘭教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它被視為伊斯蘭教的神聖經典,是穆斯林信仰和生活的根本指南,在穆斯林的心目中,《古蘭經》就是人們用來和真主溝通的方式。
吉裏木還說,清真寺在前些年進行過翻修,當時縣上的民族宗教事務局對全縣域內大大小小的清真寺都進行了盤點,對於一些上了年頭的清真寺進行了翻修或改建,就有點類似於沿海地區的城市更新項目一樣,當然規模並沒有那麽大。現在王濛看到的牆壁上的經文應該是當時翻修的時候拓印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