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有可能的。隻能夠說明你的眼光,放得很遠。”
“在東莞大道中部,要稍微彎那麽一點,擦在東莞舊村邊上過去。這樣做考慮的是,不會破壞東莞舊村的地址。同時也保護好龍頭古井。也保護好了那一大片,有著成長了千年的東莞大紅樹群。”
“這個必須要保護。”
“在這當中,包括的也有你們孫家祠堂,以及東莞舊村裏,在曆史上的遺留下來的整體布局。”
“這樣一個規劃,我看那是太大了。”
“大嗎?”
“你一開始,弄這麽大的一個規劃。要實現它,得要多久時間?是不是又在搞大躍進了?”
孫大海聽著,看著,哈哈大笑了起來。
老村長過來了,也插上嘴說:
“我們東莞村,以後哪怕就是千變萬化。你們年輕人得好好記住了,還得要留住大家的老祖宗!”
“這是我們文化的根。計劃也是這樣,在東莞村北邊方向,隻推掉聽濤山的一個小角,移入我家菜地的這片低窪地。這裏準備建一個大型的工業區,她叫的名字是:
“東莞現代科技工業城。”
“工業,一定是要搞的。”
“再往東莞北邊,直抵以後的廣深高速公路入口處。那裏會有我們村的一個出入口。再往前,就有個大的高鐵站。”
“現在你就說到高鐵去了?”
“以後,一定會有。”
麥妙娟見他們聊得那麽開心:
“東莞大道,平安大道,這些名字,起得多好啊!”
“名字好,得要好的發展才是。”
“那邊的香港佬,就是衝著好聽的名字。都會來這裏投資的。到了那個時候,就不是我們去求他們。而是他們來求我們了。”
可能是想到了當年,去求人的那種種辛苦,她在這裏十分自豪地說了。
老村長大笑道:
“你還想要報當年,那一箭之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