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滿唐華彩

第140章 改變

東市曹門以西的小曲間有一排書鋪,其中一間名為“澄心書鋪”,賣的除了書籍,還有紙。

馬車在鋪門前停下,薛白與杜媗走進書鋪。

卷軸裝的書籍擺在擱子中,另一側的櫃中擺著各式紙張,越往裏紙質越好,越白。

鋪中已無夥計,唯有一名老者正伏案寫著什麽,眉宇間有些愁態,聽得動靜抬起頭來,道:“客官可要買書?”

他的川蜀口音很重,說話時雙手籠在袖中,顯得有些拘謹。

薛白問道:“敢問東家可在?”

“鄙人薑澄,正是此間東家。”

“可有竹紙?”

薑澄一愣,暗道他們氣度華貴竟隻買竹紙,引著他們到貨櫃前,道:“有,客官請看。”

薛白拾起一張竹紙摸了摸,確實是不如他平時所用的白藤紙,紙麵淺黃,柔韌性差,紙質脆弱易碎。

“可有更適宜書寫的竹紙?”

薑澄搖了搖頭,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鄙人是川蜀夾江人,說句誇口的話,長安城中就沒有比我更會造竹紙者,鄙店的竹紙尚能用來書寫,字不能密集,別處的竹紙卻是隻能用作紙錢。”

薛白問道:“可方便領我們看看你的作坊?”

薑澄這便明白過來,他們是打算來盤下他的鋪麵。他卻是歎息一聲,抬手,請他們往後院走去。

繞過照壁,中堂上擺著幾張桌案,上麵都放著筆墨紙硯,該是用來抄書之地……薛白見了,心想此間沒有用雕版印刷術。

他知道如今有這個工藝,隻是還不流行。

後院的製紙作坊遠比想像當中大,廡廊中擺著大量的原料,桑麻、褚皮,也有竹子。

薛白隻對竹紙感興趣,但看了各種造紙材料卻發現自己根本就是個門外漢,與杜媗所說的“指出工藝進步的道路”確實是太誇口了。

但他知道竹紙是趨勢,因為竹是生長得最快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