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長史在得罪了葉渡之後,竟然光速打臉,選擇跟葉渡緩和關係,甚至派遣劉參軍,不辭勞苦去各地購置糧草呢?
因為最近刺史已經放出風去,身體逐漸恢複,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要重新理事。
並且已經開始派遣人手,與李噲和談,計劃爭取李噲的支持。
而李噲也很給麵子,雙方的代表在酒樓談的非常愉快,此事或許別人並不知曉,但是卻逃不過長史的耳目。
這等變故,對於長史來說,無異於平地起驚雷。
要知道,長史說破了大天,也不過是一佐二官。
而刺史才是一地最高的行政官員。
所以楊長史才不遺餘力地想要討好葉渡,而劉參軍也不負重托,一口氣買來了許多糧草。
等到劉參軍回到長史府邸的時候,見長史愁眉苦臉。
劉參軍上前行禮說道,“長史,何必如此,如今滄州的大事小情都是您在處置,刺史即便是想要主政,也需要時間。”
楊長史搖頭道,“刺史又病重了,偌大個滄州,沒有人跟我搶了。”
刺史再次病重,本應該是好事,但是長史卻一副失落的麵孔,讓劉參軍意識到情況不對,趕忙開口道,“莫非是發生了什麽大變故?”
“朝廷這群狗東西,竟然不顧百姓死活,蠱惑聖人下旨在全國加收賦稅。”
“咱們這位刺史大人,見風頭不對,立刻又病重了。”
“這重擔再次落在了我的頭上。”
楊長史為官多年,手段不俗,自然不是那種任人欺瞞的蠢貨。
他連與世家接頭,往往都選擇在鄉野之地。
一來是為了避人耳目,二來也是為了了解民情。
而且,楊長史此人雖然貪財,心中卻也有幾分良心。
不然也不會當初驟然之間對梁山賊餘孽下死手。
因為在他看來,別管是誰對誰錯,這群梁山賊確確實實死有餘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