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明白了。
可是他現在明白得太晚了!
小皇帝看向張敷華,直接遞話過去。
“張卿家,此次科道言官朝天闕,雖說是受了何天衢等人唆使慫恿,但其身為監察禦史,卻不辨是非,受人驅使,亦罪責難逃!”
張敷華聞言直接給出了一整套處理意見。
“陛下,國朝自有律令,諸如何天衢等貪贓枉法的監察禦史,加三等判處,有贓私的從重處理!”
“另,此次參與伏闕官員,四品以上官員停俸一年,五品以下官員當廷杖責二十,以儆效尤!”
杖二十!
這個懲罰不輕不重!
至少既維護了皇帝的威嚴,又讓這些監察禦史長了教訓,不至於白白被下獄處死,因為此事丟掉了性命。
事實上,這個處理意見,是湯昊和張敷華共同商議後的結果。
何天衢等人自然是要死的,而且還會按照大明律令抄家,其親眷也會受到牽連被流放!
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怪不得湯昊,也怪不得小皇帝。
如果何天衢等人聰明一些,選擇相信湯昊和小皇帝,那他們確實可以保住一條小命,也不會牽連家人。
但是,麵對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的威脅,這些家夥一個個地全都害怕了,為了保全家人而紛紛自盡身亡,平白讓湯昊和小皇帝失去了扳倒李東陽的大好機會!
既然如此,那就自行承擔代價吧!
湯昊其實在考慮一個問題,為什麽何天衢最後要問他那番話!
麵對李東陽的死亡威脅,何天衢最後想的,竟然還是保住自己的官身,保住自己的功名,以便此事過後他還能歸鄉做個富甲一方的士紳!
難道,比起自己的小命,功名就真的這麽重要嗎?
寧肯去死,也不願丟了功名?
嗬嗬,大明王朝這些讀書人啊!
張敷華的表演,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