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圍棋中,有本手、妙手、俗手三個俗語。
其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規下法;
“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
“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從全局看,通常會受損的下法。
當然,這是常規解釋。
如果按照黃承彥的解釋。
那本手,除了字麵意思那“本分的一手”外,更是中庸的一手,是介於壞與好之間的一手,但中庸不等於平庸。
比如……關麟。
若他畫出連弩、偏廂車、木牛流馬的製造圖,黃承彥將這些軍械製造出來。
然後作用於戰場上,出奇不意,重創敵軍。
這便是意料之外,卻又是情理之中的“一手”,出奇製勝,可堪為本手!
可偏偏,關麟沒有這麽做,他選擇將這些軍械昭然於世。
這麽做雖引得多方角逐,或許能大肆賺上一筆,卻不免讓敵人有所防備,在戰場上失了“出奇”二字,也失了“先機”!
如此這般,在很長時間內,黃承彥覺得,此為“俗手”,庸俗的一手。
是年輕人年輕氣盛,必須經曆過,才會懂得一手!
可偏偏在這種情況下。
關麟借這些軍械,引發江東與交州的爭鬥,更是引得襄樊的敵軍主動出擊,陷入埋伏。
當黃承彥聽到這些時……
他下意識的感覺是,關麟這小子,愣是將這俗手打出了不可思議的效果,如此這般,這俗手反倒是成為了那時最好的選擇。
原本這盤棋,下到這兒,也就結束了。
偏偏,關麟這最近的一步,一下子將殺入敵軍內部的“棋子”與外圍的“棋子”呼應住了。
甚至……
他還將一枚最重要的棋子,神乎其技埋入敵軍的內部。
至少,理論上是可行的。
這就有點兒“妙手”的味道了。
而所謂“妙手”,在黃承彥看來,是卓越的一手,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手,是本身具有極強“隱秘性”與“唯一性”的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