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兩淮巡鹽禦史叫張溙山,一個光聽名字便透著正派的官員。
由於在廣東和江西擔任監察禦史期間,不跟其他官員講什麽私情,對所有案件都秉公辦理,故而有了“鐵麵禦史”的稱號。
吏部在重擬兩淮巡鹽禦史這個重要職位的時候,這位鐵麵禦史進入了吏部官員的視線中,最終張溙山擊敗其他幾個候選當任。
由於揚州府並不歸應天巡撫所管轄,故而兩淮巡鹽禦史反倒是對兩淮都轉運使司衙門最有約束力的官員,兩準巡撫禦史算是位卑權重的最典型代表。
張溙山到任以來,確確實實秉行為官不群的原則,壓根不搭理兩淮都轉運使李之清等官員,而是一心在這裏督鹽。
隻是很多事情並不能光看表象,而是要透過表象看本質。
在鹽政這個係統中,早已經形成了一張龐大的利益網絡,針對位卑權重的兩淮巡鹽禦史,自然早已經有了應對的策略。
其實在調令還沒有下來的時候,兩淮商會的人便主動找上了張溙山,而且還帶去了白花花的銀子。
張溙山麵對如此豐厚的賄賂,加上他聽信若不同意便跟兩淮巡鹽禦史的位置失之交臂,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
其實他在經曆這麽多年的苦行僧式生活後,加上並不認為將來能比現在賺得多,故而決定好好地獎勵自己。
到任後,淮鹽商早已經將豪宅和美人準備妥當,讓張溙山開啟沉淪式墮落生活。
雖然張溙山為了避嫌而沒有跟李之清等人公開接觸,但私底下早已經有過數次見麵,雙方可謂是相見恨晚。
現在有人要狀告兩淮都轉運使司下麵的泰州分司,張溙山正為上任以來還沒能表現出自己的價值而苦惱,卻不想苟火旺是雪中送炭。
張溙山此時的心態已經完全不同,多年的辛苦已經是到了獎勵自己的時候,當即便將苟火旺召到堂中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