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練四個半團營,合計七萬人。
不可能全部交給方瑛。
內閣出個名單,龔永吉、俞山、李錫、張固、黃士俊、馮貫卿、項忠、曹義、施聚、焦禮、田禮、陳旺、張通等人。
這份名單比較靠譜。
龔永吉隨於謙一同力保朱祁鈺登基,又為官40餘年,戎馬20年,當一團營指揮使綽綽有餘。
俞山雖然在易儲風波中反對改立朱見濟為太子,卻是中立派。
李錫原是通政使,後調任南京。
張固乃大理寺少卿,太上皇北征時曾力勸太上皇,如今巡撫四川,是個幹練之才。
曹義鎮守遼東,謹守邊陲,不妄生是非,為巫凱之後鎮守遼東最著名者。
施聚和焦禮則是曹義手下大將。
田禮乃是團營指揮使,和範廣一起顯跡,能力雖不如範廣,卻不是石亨的人。
陳旺是廣西總兵官,如今廣西有柳溥坐鎮,詔陳旺回京倒也可以。
張通是備倭軍指揮使,能力差點,卻是中立一派。
黃士俊、馮貫卿皆是幹練之才。
閣部終於肯推舉靠譜的人才了。
朱祁鈺微微頷首:“便都詔回京吧。”
“陛下,曹義、施聚、焦禮三人,最多詔回京兩人,劉廣衡回京,遼東僅有商輅支撐,老臣擔心力有不逮,是以尚須一員老將鎮守。”胡濙諫言。
“不,全都詔回!”
朱祁鈺搖頭:“朝中再舉薦一人,接替遼東總兵。”
他有點拿不準曹義、施聚、焦禮三人究竟是中立,還是朱祁鎮的人,幹脆詔回京中,放在眼皮子底下看著。
再說了,這三位老將,年紀都不小了,也該回京安享晚年了。
還有一層深意,施聚、焦禮都非漢人,是第二代漢化蒙人,若留此二人鎮守遼東,朱祁鈺不放心。
“京中能鎮守遼東的人,寥寥無幾。”
胡濙咀嚼著說,梁珤倒是夠格,但陛下肯定不肯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