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東來喃喃地道:“自打我接到二爹的死訊從南京趕回來,眼前看到的和耳邊聽到的所有一切,都是他們告訴我的,他們想讓我知道甚麽,我便隻能知道甚麽……”
他再次轉向梁叛,極其懇切地道:“五弟,你留下來,就當幫我。你需要甚麽便利盡管開口,隻要你幫我查清二爹的死因,旁的事我自會安排。”
梁叛覺得這事情愈發超出預期了,他一邊思考一邊道:“你有事我不會袖手旁觀,不過……”他頓了頓,謹慎地問:“如果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呢?”
俞東來搖頭道:“到底是不是,等埠郎回來便知道了。”
埠郎就是他在南京的那個長隨。
原來俞東來一回到洪藍埠,第一件事便派了俞埠郎悄悄下去探查本地“改稻為桑”的狀況。
今年三月初,南京戶部突然間火急火燎地宣布推進“改稻為桑”,要將應天府一半的糧田改為桑田,而且務必在三月底以前如數更改到位。
於是各級地方一層層向下攤派,大家都意識到推行改稻為桑一定困難重重,於是每一級向下攤派之時,都要額外加派。
比方說南京向應天府要求改一半的稻田為桑田,應天府便向各縣要求改六成,各縣則向各個糧區的糧長攤派七成,糧長則向小民攤派八成,這便是所謂“求上而得中,求中而得下”。
起先便將目標定得高了,並且朝這個目標去“努力”,才會得到一個較為滿意的結果。
當然了,各級衙門所作的努力,就是努力向下加派,然後讓下一層更加地努力執行。
俞東來在接到溧水縣的公文以後,便傳信給代為掌管洪藍埠二爹,讓他著手操辦此事。
縣裏給俞東來的攤派已是七成,但俞東來人在南京,消息極廣,知道實際隻改五成。
他也知道五成已自不易,種田的農戶最是認死理,他們寧願吃板子挨鞭子,也輕易不肯在田地上改弦更張的,於是俞東來便悄悄將縣裏的要求打了個折,傳信給二爹的時候,隻說是五成五,讓他二爹盡力去辦,不夠便將自家的田改一改充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