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寒門出身,後代雖是隋唐七宗五姓之一的清河崔氏,可他現在卻代表了清河崔家的頂點。
能夠拜師在鄭玄門下,足以讓他學貫東西,罵人也能文雅許多。
“在下國淵國子尼,若是使君想要在黔陬屯田,在下可以助使君一臂之力。”
“此乃在下師弟崔琰崔季珪,他生的嫉惡如仇,方才所言並非是針對使君,而是憤慨而發。”
國淵更為沉穩,他心知肚明這對自己跟崔琰,趙商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北海殘破,南部諸縣逐漸回到大漢掌控當中,亟需官員治理。
這對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的高密學子而言,一縣之地不大不小,百姓也不多不少,正好作為施政之地。
“國淵,崔琰?”李雲義難掩臉上驚愕之色。
他到了這個時代月餘,所見的也都是在青史上麵籍籍無名之輩。
王修,太史慈,他們原本就跟北海有說不盡的交際。但國淵崔琰,他們兩個跟北海有什麽交際?
“夷安,黔陬,以民為本,若是諸位認同這一點的話,青州義軍歡迎諸位。”
李雲義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驚喜衝淡。
“青州義軍?”趙商麵色微變,細細品味這四個字,露出笑容。
“青州從義,我等必然當先。”
他笑過之後,正色吐出這樣一番話語。
“青州黃巾肆虐,百姓流離失所,使君組織義軍,驅逐黃巾,保境安民,乃是北海之幸,青州之幸,天下之幸!”
旋即他又笑道:“在夷安時,在下還在憂慮使君若是不肯放棄朱虛漢軍這一稱謂,隻怕會生出掣肘。”
時下萬事都講師出有名。李雲義打出來的朱虛漢軍稱呼,無法受到朝廷承認,跟此刻打出來的青州義軍沒有兩樣。
而他看來,這裏麵更深層次的問題在孔融。
隻要孔融一日還是北海國相,朱虛漢軍就必然歸屬他的統轄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