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闌人靜,大雨未歇,因老宅大門破損,周瑜等人移步魯肅家中借宿。啞兒高熱不退,小嘴一張一翕卻發不出聲,煞是可憐。
依照魯肅府上郎中所言,啞兒若不退燒,隻怕要損毀聽覺,這可憐的孩子,本就不會說話,若再聽不見聲響,可該如何是好。
周嬸掩麵大哭,大喬與小喬站在她身側,扶著她的肩背卻不知如何寬慰。周瑜沉吟半晌,對那郎中一禮:“敢問先生可有艾針,能否借我一用。”
那郎中一怔,旋即拿出一隻布包,輕輕打開,隻見其中插滿長短各異的針草,他麵帶遲疑,對周瑜道:“周大人,你師從神醫張仲景,老夫本沒有任何理由質疑。可今日大人右臂受傷,下針肯定會有影響,況且這孩子太過年幼,又高熱體虛,萬一紮偏,恐怕適得其反呐……”
魯肅亦出言反對:“公瑾,你今日太累了,不如等明日歇歇,再給他紮針不遲啊!”
周瑜推開魯肅阻攔的手,沉聲道:“明日這孩子就沒救了,即便能活,亦會又聾又啞。我既然有辦法救他,便不會沽名釣譽,畏懼失手砸了招牌。小喬姑娘,周某有事拜托,可否耽誤姑娘些許時間,不會太久……”
小喬走上前,問周瑜道:“可是讓我幫你托著手肘?”
見小喬明白自己的意思,周瑜輕一頷首,挽起袖管,撚起艾針,沉心靜氣準備給啞兒下針。
明明是仲秋時節,冷風淙淙錚錚,周瑜卻滿頭大汗。小喬極力幫他托穩手肘,卻重不得亦輕不得,既不能影響他施針的力道,又不能不穩,進退維穀間,亦是一頭稥汗。如此煎熬了半個時辰,周瑜拭去額上的虛汗,對周嬸道:“針石的功夫,應可助他散去體熱,勞煩周嬸每隔一盞茶的功夫,便用熱布為他擦拭額頭與手足。”
周嬸趕忙應聲,即刻端起木盆打水去。周瑜拱手對大喬與小喬道:“今日令兩位姑娘受驚,實乃周某之過。時辰不早了,還請兩位姑娘早些回房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