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瀟瀟,對峙仍在繼續。見周瑜獨身抵擋,領頭之人命手下從左右兩側進攻。周瑜抽出數根箭矢,簇成箭團,拉滿大弓,清目盯緊來犯之敵。
為首之人一愣,大笑對左右道:“什麽江左周郎,完全是個門外漢!我不信他這般還能射中我們,上!”
確如帶頭之人所言,箭羽受力不穩,根本不可能命中目標,甚至無法射出。手下之人不由大了幾分膽子,貓身上前,欲左右包抄周瑜。
周瑜瞄準時機,雙眸精光一聚,無名指與小指輕撥箭羽,而後驀地鬆弦,那幾隻箭矢竟如著了魔一般,勻速大力飛出。霎時間,四下一片吟哦,與簌簌雨聲相對,在這深沉雨夜裏,顯得尤為懾人。帶頭之人大腿中箭,鮮血噴湧,他狠命壓住傷口,咬牙盯著雨簾中的白衣少年,眸中滿是難以置信。
周瑜淡淡道:“看在你們是喬將軍手下,今日隻小懲大誡,而不索你們性命。畢竟罔顧軍法,假傳將令的罪責,不該由周某作懲。但若你們還執迷不悟,就莫怪周某不客氣了。”
打從五歲練箭起至今日,約莫十三載,彎弓拉弦的次數隻怕有百萬之多,這細細的弦,長長的箭,與他萬般熟稔,配合默契不在話下。可領頭之人並未有退卻之意,大聲冷笑後,一揮血雨交雜的手:“弓箭手!上!”
應著令聲,十餘名士兵手持弓弩,邁著整齊的步子踏入院中,與此同時,七八名士兵攀上大樹,亦彎弓拉弦對準周瑜。
這四麵八方高矮錯落的弓弩手,即便是神,也難以瞬間全部殲滅,可周瑜並未有分毫退卻之意,複從箭筒中抽出一把羽箭,淡淡對後院喊道:“周嬸,堂屋後有條木船……”
大喬與周嬸雖看不到前院情況,卻萬分焦急,聽得周瑜如是說,大喬掩口驚道:“難道周公子他……”
周瑜竟欲死守換得她們脫險,大喬震撼憂愁,轉身欲與小喬商議對策。誰知小喬已沒了身影,大喬本能地抬頭看向屋頂,隻見一個瘦小的身影“嗖”地消失在了山牆後。大喬的心驀然提到了嗓子眼,擔憂恐懼竟比漫天的秋雨更濃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