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開局被廢皇太子,我與武曌爭天下

第七十章 清廉還是巨貪

吐蕃。

蘇寶同要借大周攻打南詔之際攻打大周,奈何大周隻是佯攻,程務挺與王方翼的大軍並未調動,讓他無法進攻。

彼時,南邊的南詔有薛仁貴帶領燕國士兵鎮守,蘇寶同一時也不好拿下,若是派出太多的兵力,容易讓大周趁虛而入。

眼看南詔與真臘還有燕國聯盟,吐蕃被壓縮在西北,蘇寶同自是不會讓自身處於不利的位置,與作為真臘的敵國驃國結盟,以對南詔和真臘進行進一步的壓縮。

對蘇寶同而言,燕國遠在朝鮮半島,派兵過來並不容易。

況且若是陳宇大舉派兵來南詔和真臘,很容易讓國家內部空虛,大周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因此他覺得陳宇不過是過於把重心放在自己這邊。

至於在燕國居功至偉的薛仁貴為什麽會留在南詔,蘇寶同認為陳宇跟大多數帝王一樣,功成後便設法除掉功高蓋主的功臣,在蘇寶同看來,陳宇此舉過急,畢竟在他看來燕國並不安定。

燕國之所以會打了這麽多勝仗,除了薛仁貴父子外,就是厲害的炮銃罷了。

......

燕國,南原京。

陳宇回國後,並未直接回去中原京,留在南原京是因為正值初春的州考到來。

燕國的科舉與大唐(大周)的製度不同,設定為三年一考。

之所以會如此設定,一來是燕國人口不及大唐(大周),二來是參加科考有年齡的限製,最低十五歲,最高三十五歲,在原本考生就不多的情況下進行壓縮,每年舉辦的意義就不大了。

為了避免不錯失人才,州考就沒有年齡的限製,一年一次,由各州單獨舉辦,設州一甲三名、二甲三甲若幹,具體名額由各州自行裁定,所選拔的人才亦會由各州自行任用安排。

陳宇這麽做,是想令各州走入自治時代。

自治的好處就無需多做說明了,越發達的國家/地方,越是懂得讓地方獨立,軍權和重要的政權掌握中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