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就將在區裏的業餘小學投入使用!
1978年底,因為戚科夫與教師們的努力,比預訂計劃提前了兩個月完成了閘北區業餘小學教材的編寫,獲得區裏教育專家的共同好評,很快投入印刷!
完成了工作任務,戚科夫這個元旦也過得別樣輕鬆與愜意。一直被妻子照顧生活的大男人,難得有了充裕的時間,可以每天去為妻兒買歡快的早點與小菜!
朱佩光外甥小武寄居戚家,因為戶口還在安徽,無法享有市裏配發的糧、油、糖、肉、布等種種票證。朱佩光小弟的經濟又相當窘困,隻能由戚家三口擠出份額讓給小武吃用。可油、糖、布這些東西還好說,一家人省一省、擠一擠就能湊合,但安安和小武都在長身體的時候,很需要肉、蛋、奶這些高蛋白質的食品,戚科夫和朱佩光就算忍著自己不吃,也很難保證兩個孩子天天能吃上這些,隻能用田花從新疆寄送回來的全脂奶粉頂著。
1978年最後一天的早上,戚科夫為了能給孩子們做頓雞蛋紅燒肉,一早就數了肉票、蛋票出門,想趕去排隊買到供應緊張的雞蛋、五花肉。
“小心一點,不要再將票弄丟啦!上次,你為了趕編教材,將一個月的糧票都丟了,多虧長珍姐將少遙那一份給了我們,可是她現在是市工會負責人,要關心的職工很多,總問她要怎麽好意思呢?”朱佩光一邊叮囑戚科夫,一邊幫他鋪好竹籃內的毛巾,避免裝雞蛋時將蛋擠破了。
“嘿,放心吧,這次我一定小心。”戚科夫拍了拍與金筆放在一起的肉、蛋票。
看了看還在熟睡中的兩個孩子,他拎了竹籃匆匆出門,一邊走,一邊想著教材編寫過程中浮現的問題——他感覺剛剛編出的那套教材還有缺憾,因為這些“小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超齡,甚至是中老年市民,因著各種原因未曾入學讀書,若隻將正常小學生的課本知識傳授給他們,是無法完全貼合他們生活所需、思想培養與文明素質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