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這裏帶了一隊人馬,也正打算去尋華佗,既然先生如此說,不如我將人馬借予先生。”
袁熙對荀諶說的話,倒是堅信不疑,一方麵,荀諶乃是潁川人,而且他的弟弟荀彧尚且還在曹操麾下。
故此,讓其前往河南,是最為穩妥的辦法。
荀諶聽聞,也是二話不說,直接領命而去,帶著袁熙的一隊人馬,就這樣出了城門。
也許他不知道,這一別,之後要在想回到鄴城,回到河北,那是難如登天了。
袁尚也不知道這檔子事情,此刻的他,在趕赴黎陽的路上,一心就在想之後的火攻事宜。
隨後,等其抵達黎陽城,和駐守再次的審配說了這檔子事情,這兩人也是一拍即合,隻是審配有些擔憂袁尚的安危。
雖說有所勸誡,但在袁尚的多番表示下,還是勉為其難的同意了下來。
之後,這袁尚也是出於警惕,在黎陽城的死囚之中,找了一個替罪羊,將其頭顱,偽裝成了審配的模樣。
待到船舸準備就緒,他們也是找了個不錯的時間,就這樣出發了。
高覽帶著被五花大綁的袁尚,外加上一個死囚的頭顱,行軍可是沒有一點兒馬虎。
這多艘船舸,上頭全被人放上了幹燥的茅草,外加山在上頭潑上了一層油水,這等天氣,隻要一著火,必然火勢無法控製。
這一排排的大船,後頭袁尚還命人係上了小船,這些都是為了後續逃難用的。
其實一條船上,並不曾安排多人,畢竟第一是逃跑的小船數目不夠,另外一方麵是壓根不需要如此眾多的人手。
隨後,在第二天的夜間,高覽等人也是也是順利抵達濮陽港。
一時間,擂鼓宣天,駐紮在河岸旁邊的曹操聽到這個陣勢,也是急忙率領自己的部隊出來迎接。
這夜晚天色可見度自然是不太好的,但即便如此,他還是聽到了河岸那頭傳來的高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