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皇宮,早朝。
皇宮大殿處處體現了威嚴和宏偉的氣勢。
那一眼望不到頭的台階上就是金鑾殿。
所有的文武百官在上早朝的時候都要從這裏上來。
這是為了體現君王的位置高高在上。
這又是在警醒著所有的官員,能走到這一步的不容易。
如果有官員邁錯了步子和走錯了路,那就是萬劫不複。
此時在金鑾殿已經站滿了文武百官。
隨著朱元璋坐在皇位上,早朝正式開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位愛卿平身!”朱元璋渾身散發著帝王之氣。
這和他在海津完全不一樣,那時他身上散發氣勢,那隻是王公貴族的氣息。
今天回到了皇位上,他無需再隱藏,所以身上的帝王之氣彰顯的淋漓盡致。
朱元璋目光嚴肅的在底下環視一圈,目光所到之處,所有的官員全都低頭。
這除了要表達恭順之外,但凡是和皇上目光對視的人,就有了大不敬的罪過。
“朕這一次出行有了極大的收獲,讓朕頗有感觸。”
“了解了民間的疾苦之後,朕打算改善製度。”
朱元璋在說話時,他拿起桌子上的一本冊子遞給旁邊的老太監。
老太監得到朱元璋示意,打開冊子,然後宣讀上麵新製度。
這些製度都是趙文泰曾經提起過的。
當然文武百官是不知道這些事情,他們隻以為這是朱元璋出去調研的成果。
這是這改善的製度,一條比一條讓人心驚肉跳。
特別是有些製度的改革程度,達到徹底推翻了之前製度的效果。
而且僅從製度表麵就可以得出結論,有些大家族的利益必然會受到損害。
老太監剛剛念完製度的內容,有人已經迫不及待的站出來反對。
“陛下,這個事情應當慎重。”
“法古無過,循禮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