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1年的中日大會戰中,中日雙方都各有一次完勝,中方是上高會戰,日方則是中條山戰役。讓陳誠羨慕不已的第二次長沙會戰其實打得並不好,甚至起先連陳誠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要不是他出兵猛攻宜昌,薛嶽將會輸得很慘。
這次會戰起自於1941年9月18日,進攻長沙的第11軍由新任司令官阿南惟幾中將親自負責指揮。
常勝將軍
阿南惟幾,畢業於陸大第30期,與石原莞爾是同期生,此前為陸軍省次官。
阿南屬於那種見過世麵的軍人。別人一輩子能見上天皇一麵已足夠出去吹上半天,但阿南有一段時間卻能跟裕仁天天見麵——他曾擔任天皇的侍從武官,由於小樣兒整得挺帶勁,據說在皇宮裏的時候,還特招宮女們喜歡,連皇後娘娘都對他另眼相看。
這種優越感也被阿南帶到了中國。在武漢第11軍司令部,他把兩位前任的作戰案例都拿出來翻了一下,得出的結論卻是岡村也並不比園部高明到哪裏去,毛病都差不多,那就是出兵太“散”
園部分成三路,南北兩路都沒起什麽作用,導致中路孤軍深入,被第74軍打得稀裏嘩啦。
岡村也分三路,應該說比園部要強一些,可並不是戰略戰術強,而是“最弱師團”小宇宙爆發,突然表現紮眼,才吸引了包括第74軍在內的5個軍。
阿南要想超過岡村和園部,顯然就必須克服“散”,爭取“合”。
第二次長沙會戰,第11軍就專攻湘北一路,各部隊齊頭並進,相互策應,目的就是尋找並消滅第九戰區主力。
如果可以,阿南很希望來個突襲,可惜他做不到,雙方天天大眼瞪小眼,各地兵力突然向一個地方集中,實在很難瞞過對方的眼睛,相關情報早就飛到了薛嶽的案頭。
發現日軍由三路變成一路後,薛嶽也趕緊調兵遣將,不僅將本戰區兵力調往湘北,而且通過統帥部要來了四個軍加強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