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說是有一位朋友曾經跟著信國公湯和還有楊璟出征,他的家裏人托我打聽。”
荊竺問道,“那他是否也提供了信國公的一些情況?”
“關於信國公的情況跟先生的手劄記錄很相近,隻是有一點補充。”何羅閃說道,“洪武十八年,思州蠻族叛亂,湯和以征虜將軍的身份跟隨楚王征討,就是辰州和沅州過去。”
——作者按:思州,相當於現在的貴州省銅仁市、凱裏市以及遵義市東部等地。
“楊璟跟隨鄧愈討定辰、沅蠻寇,就是辰州和沅州嗎?”祁玉看完何羅閃的記錄問道。
“辰,就是辰州府,治所在沅陵縣,轄沅陵、瀘溪、辰溪、漵浦等四縣;沅,是指沅州,轄黔陽和麻陽二縣,屬辰州府。”何羅閃指著地形圖說道,“就在這裏。”
荊竺看著何羅閃不斷指點的地方。
“師父說過,他跟著胡濙去了洞庭湖和汨羅江,然後經水路到達遵義的湄江口。”小幽說道,“難道說胡濙也是這麽認為的?”
“他應該也是聽到了湯和詐死的傳言,從應天府一路追查而去。”荊竺道,“這就說明我們的思路跟他吻合了。”
“楊璟和信國公有重合經曆的地方不少,南京、鎮江、常州、無錫、太湖,直至吳江,看上去這是一條線,都是應天府直隸,可以先剔除這些地方。”昆侖說道,“澤州是楊璟兵敗之地,應當可以剔除,永州、零陵、道州、靖江,這是一條主線,從零陵至桂陽及郴州算是一條分支線。”
“靖江也可以剔除。”何羅閃說道。
“這是為何?”荊竺問。
“現在的靖江王朱讚儀世襲王位,其父朱守謙於洪武九年就藩,為人陰狠暴虐,在當地天妒人怨,太祖削其爵位召回京師訓斥,七年後恢複爵位前往雲南。”何羅閃說道,“可是他自幼驕縱,換了地方仍然不知收斂,橫征暴斂草菅人命,太祖再次召回安置在鳳陽,依然我行我素舊習不改,強搶民間馬匹財物,被太祖責罰禁錮,死了快二十年了。”